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秦妇吟

韦庄 韦庄〔唐代〕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阳城外花如雪。
东西南北路人绝,绿杨悄悄香尘灭。
路旁忽见如花人,独向绿杨阴下歇。
凤侧鸾欹鬓脚斜,红攒黛敛眉心折。
借问女郎何处来?含颦欲语声先咽。
回头敛袂谢行人,丧乱漂沦何堪说!
三年陷贼留秦地,依稀记得秦中事。
君能为妾解金鞍,妾亦与君停玉趾。

前年庚子腊月五,正闭金笼教鹦鹉。
斜开鸾镜懒梳头,闲凭雕栏慵不语。
忽看门外起红尘,已见街中擂金鼓。
居人走出半仓惶,朝士归来尚疑误。
是时西面官军入,拟向潼关为警急。
皆言博野自相持,尽道贼军来未及。
须臾主父乘奔至,下马入门痴似醉。
适逢紫盖去蒙尘,已见白旗来匝地。

扶羸携幼竞相呼,上屋缘墙不知次。
南邻走入北邻藏,东邻走向西邻避。
北邻诸妇咸相凑,户外崩腾如走兽。
轰轰昆昆乾坤动,万马雷声从地涌。
火迸金星上九天,十二官街烟烘烔。
日轮西下寒光白,上帝无言空脉脉。
阴云晕气若重围,宦者流星如血色。
紫气潜随帝座移,妖光暗射台星拆。

家家流血如泉沸,处处冤声声动地。
舞伎歌姬尽暗捐,婴儿稚女皆生弃。
东邻有女眉新画,倾国倾城不知价。
长戈拥得上戎车,回首香闺泪盈把。
旋抽金线学缝旗,才上雕鞍教走马。
有时马上见良人,不敢回眸空泪下;
西邻有女真仙子,一寸横波剪秋水。
妆成只对镜中春,年幼不知门外事。
一夫跳跃上金阶,斜袒半肩欲相耻。
牵衣不肯出朱门,红粉香脂刀下死。
南邻有女不记姓,昨日良媒新纳聘。
琉璃阶上不闻行,翡翠帘间空见影。
忽看庭际刀刃鸣,身首支离在俄顷。
仰天掩面哭一声,女弟女兄同入井;
北邻少妇行相促,旋拆云鬟拭眉绿。
已闻击托坏高门,不觉攀缘上重屋。
须臾四面火光来,欲下回梯梯又摧。
烟中大叫犹求救,梁上悬尸已作灰。
妾身幸得全刀锯,不敢踟蹰久回顾。
旋梳蝉鬓逐军行,强展蛾眉出门去。
旧里从兹不得归,六亲自此无寻处。

一从陷贼经三载,终日惊忧心胆碎。
夜卧千重剑戟围,朝餐一味人肝脍。
鸳帏纵入岂成欢?宝货虽多非所爱。
蓬头垢面眉犹赤,几转横波看不得。
衣裳颠倒语言异,面上夸功雕作字。
柏台多半是狐精,兰省诸郎皆鼠魅。
还将短发戴华簪,不脱朝衣缠绣被。
翻持象笏作三公,倒佩金鱼为两史。
朝闻奏对入朝堂,暮见喧呼来酒市。

一朝五鼓人惊起,叫啸喧呼如窃语。
夜来探马入皇城,昨日官军收赤水。
赤水去城一百里,朝若来兮暮应至。
凶徒马上暗吞声,女伴闺中潜生喜。
皆言冤愤此时销,必谓妖徒今日死。
逡巡走马传声急,又道官军全阵入。
大彭小彭相顾忧,二郎四郎抱鞍泣。
沉沉数日无消息,必谓军前已衔璧。
簸旗掉剑却来归,又道官军悉败绩。

四面从兹多厄束,一斗黄金一斗粟。
尚让厨中食木皮,黄巢机上刲人肉。
东南断绝无粮道,沟壑渐平人渐少。
六军门外倚僵尸,七架营中填饿殍。
长安寂寂今何有?废市荒街麦苗秀。
采樵斫尽杏园花,修寨诛残御沟柳。
华轩绣毂皆销散,甲第朱门无一半。
含元殿上狐兔行,花萼楼前荆棘满。
昔时繁盛皆埋没,举目凄凉无故物。
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

来时晓出城东陌,城外风烟如塞色。
路旁时见游奕军,坡下寂无迎送客。
霸陵东望人烟绝,树锁骊山金翠灭。
大道俱成棘子林,行人夜宿墙匡月。

明朝晓至三峰路,百万人家无一户。
破落田园但有蒿,摧残竹树皆无主。
路旁试问金天神,金天无语愁于人。
庙前古柏有残枿,殿上金炉生暗尘。
一从狂寇陷中国,天地晦冥风雨黑。
案前神水咒不成,壁上阴兵驱不得。
闲日徒歆奠飨恩,危时不助神通力。
我今愧恧拙为神,且向山中深避匿。
寰中箫管不曾闻,筵上牺牲无处觅。
旋教魇鬼傍乡村,诛剥生灵过朝夕。
妾闻此语愁更愁,天遣时灾非自由。
神在山中犹避难,何须责望东诸侯!

前年又出杨震关,举头云际见荆山。
如从地府到人间,顿觉时清天地闲。
陕州主帅忠且贞,不动干戈唯守城。
蒲津主帅能戢兵,千里晏然无犬声。
朝携宝货无人问,暮插金钗唯独行。

明朝又过新安东,路上乞浆逢一翁。
苍苍面带苔藓色,隐隐身藏蓬荻中。
问翁本是何乡曲?底事寒天霜露宿?
老翁暂起欲陈辞,却坐支颐仰天哭。
乡园本贯东畿县,岁岁耕桑临近甸。
岁种良田二百廛,年输户税三千万。
小姑惯织褐絁袍,中妇能炊红黍饭。
千间仓兮万丝箱,黄巢过后犹残半。
自从洛下屯师旅,日夜巡兵入村坞。
匣中秋水拔青蛇,旗上高风吹白虎。
入门下马若旋风,罄室倾囊如卷土。
家财既尽骨肉离,今日垂年一身苦。
一身苦兮何足嗟,山中更有千万家。
朝饥山上寻蓬子,夜宿霜中卧荻花!

妾闻此老伤心语,竟日阑干泪如雨。
出门惟见乱枭鸣,更欲东奔何处所?
仍闻汴路舟车绝,又道彭门自相杀。
野色徒销战士魂,河津半是冤人血。
适闻有客金陵至,见说江南风景异。
自从大寇犯中原,戎马不曾生四鄙。
诛锄窃盗若神功,惠爱生灵如赤子。
城壕固护教金汤,赋税如云送军垒。
奈何四海尽滔滔,湛然一境平如砥。
避难徒为阙下人,怀安却羡江南鬼。
愿君举棹东复东,咏此长歌献相公。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中和癸卯年春三月,在洛阳城外,虽然花依然盛开。
但四方路上都没有行人,故此也没有尘土扬起。
忽然看见杨树下有一个女人在歇脚。
她头发蓬松,鬓脚不整,皱紧眉头,好像很悲哀的样子。
我问姑娘从何处来。女郎在未回答之前,声音先就抽咽了。
后来回头对我说:“我是因为兵乱流落到这里来的。
在长安城里沦陷了三年,至今还记得那边的情况。
如果你愿意为我解鞍下马,在这里休息一会儿,我也可以为你停留一会儿讲讲我的经历。

前年腊月初五早上,我打开了镜盒,还懒得梳头,独自靠着栏干,正关起笼子教鹦鹉说话。
忽然看见门外尘土飞扬,接着又看见街上有人在打鼓。
居民们都慌慌张张地走出门来,上朝办公的官员都赶回家来,还怀疑他们所听到的消息不确。
这时西边有官军开拔进城,打算调到潼关去担任警备。
同时有消息传来:京都禁卫部队博野军已顶住了敌人,敌人一时不会打进城。
谁知道我家主人骑马赶回来,人都如痴如醉了。
他说:看见皇帝已逃难出城,敌人的白旗已经遍地都是,冲进城来了。

人们都扶老携幼互相呼唤着,上屋爬墙。
手足无措,东躲西藏,屋子里是一片混乱。
门外是兵马驰突,仓皇乱窜像奔走的野兽。
车轮滚滚像嘈杂的雷声从地下涌上来一样。
皇城里起火了,长安城中十二条大街,烟火升腾。
太阳西下无光,上天无言默默凝视。
阴云晕气重重包围,宦者星宿呈灾难之象。
皇帝改换居住的地方,紫气也跟着迁移,台星也被敌人的妖光所拆散了。

家家流血如泉水涌出,处处冤声震天动地。
舞伎歌女,甚至小孩,都被抛弃。
东邻美女眉妆刚刚画好,容貌倾国倾城。
被军人拥上戎车掳掠去了,回首香闺泪流满面。
转身就得抽拉金线学习缝制军旗,又得跨上雕鞍被人教学骑马。
有时在马上看到丈夫,也不敢回头看,只有泪空留。
西邻少女就像仙子一样,眼波如秋水,妆成后只对镜欣赏,年纪很轻,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个军人突然跳上她家台阶,动手动脚要污辱她。
她因不肯受辱不肯出门,可怜红粉佳人死在贼人刀下。
南邻女人不知她姓什么,是刚刚娶过来的新妇。
在琉璃阶上行走脚步轻细无声,在翡翠帘间只见到隐约的影子。
忽然看到庭院中刀剑之声,顷刻之间已经身首分离。
她的姐妹仰天掩面大哭,一齐跳入井里。
北邻少妇匆忙准备逃走,立即卸掉首饰与妆容。
但是军人已经来敲击房门了,情急之中爬上重屋。
一会儿只见四面火光冲来,想要下来但楼梯已被烧毁。
烟火之中大喊求救,可是已经晚了,悬在梁上被烧成灰。
我幸而没有被杀,但被军人胁迫,不敢不答应。
只好梳理头发勉强展眉,装出笑容,跟着他走。
从此之后,归不得家门,四亲六眷也都断绝来往。

自从落在黄巢军人手中,已有三年,整天都是又惊又忧。
夜晚睡在戒备森严的武器包围里,每天吃的只有一味被杀的人的心肝。
虽然与那军人同睡,那里有什么欢爱。
金银宝物虽然抢来了不少,可不是我所爱的。
因为那个军人蓬头垢面,一副“赤眉贼”的样子,几次三番地看,总是看他不顺眼。
这批人衣裳都穿不整齐,说话多是外地口音,立过功勋的人,脸上都刺字雕花。
柏台、兰省里的官员,尽是一些狐精、鬼魅。
头发没有留长,已戴上了簪子,晚上睡觉,连朝衣都不脱下,就裹在绣花被子里了。
作三公的人,连朝笏都不会捧,常常是翻转捧的;作两史的人,连金鱼都颠倒挂的。
这些人,早晨去上朝奏事,下午傍晚都哄到酒店里去酗酒。

有一天,黎明时,城里人民都惊醒起身,大家在叫喊,或窃窃私议。
据说昨夜有骑马的探子进入皇城,报告官军已收复了赤水镇。
赤水镇在长安城西渭南县东,离长安止有一百多里。
官军如果早晨出发,晚上应当可以到达长安。
听了这个消息,骑马的凶徒们都丧气吞声,被他们霸占的女伴们都在屋子里偷偷地高兴。
大家以为这些妖徒今天必死无疑,各人的冤愤可以销气了。
过了一会儿,又有人骑马奔来传报消息,说大队官军已经进城。
这时,黄巢部下的将军大彭小彭都在担忧,黄巢和他的兄弟也上马哭泣了。
可是,转眼过了几天,毫无消息。大家以为黄巢已向官军投降。
谁知道他们又挥旗舞剑,高兴地回来,还说官军已吃了个大败仗。

官军虽然退出长安,但仍把长安四面包围着,阻止了黄巢的粮食运输。城中米价飞涨,食物供应困难。
尚让家的厨房里只有树皮可吃,黄巢的餐桌上供应的惟有割下来的人肉。
人民一批一批地饿死,埋葬在沟壑里,所以坟多而人少了。
禁卫军的营门外靠着饿死僵尸,营里也满是死人。
整个长安都城,冷冷清清的一无所有,八街九市,过去的繁华的地方,现在已长出了麦苗。
杏园中的花木,已被人砍伐去做柴火;御沟两旁的杨柳,也因为军人修寨子而被砍伐光了。
一切华美的屋宇、锦绣、丝縠,都已销散;朱门甲第的富贵大家已破败了一大半。
皇宫里的含元殿、花萼楼,已是荆棘丛生,让狐狸野兔去游行了。
总而言之,往昔的繁盛都已消失;满眼所见,已不见旧有的人物。
皇宫贮藏珍宝锦绣的内库,已烧成一大堆灰烬;在天街上行走,脚下踏到的都是公卿贵族的骸骨。

那天早晨走出东门,城外的风景宛如边塞上一般。
一路上常常看见有军人在巡逻,山坡下也不像太平时候那样有接送客人的热闹。
东望霸陵,不见人烟。骊山上虽然还有茂盛的树木,但金碧辉煌的台殿楼阁,已经不见了。
过去的车马大道,已成为荆棘丛林;路上没有宿店,旅行人到了夜晚,只好露天睡在断墙脚下。

第二天清晨到达三峰路,只见村镇人烟寥落。
田园破败,竹树失去主人,都被摧残得不成样子。
走过华山神庙,就进去问问山神。山神说:‘我比你还忧愁得凶,简直无话可说。
庙前古柏树都被砍光,仅馀残蘖;殿上的铜香炉也已黯然失色,积满灰尘。
自从黄巢起兵造反以来,天昏地暗,风雨乌黑。
香案上的神水也失去法力,咒语不灵了;壁画上的阴兵阴将,也不会显神通了。
平时受人民的祭祀供奉,现在危难的时候,却没有神通的能力帮助人民。
我做神实在不行,心里非常惭愧;只好躲避在深山里。
现在我的庙里已没有箫管之声,也没有人来献三牲给我吃。
我没有办法,只好派魔鬼到村子里去,害死几个男女过日子。’
我听了山神的话,愈加忧愁,原来这是天降灾难,神与人都无办法。
神还要到深山中去避难,那就不必责怪东方的许多掌兵的将军了。

走出了潼关后,抬头一望就看到了荆山。
进入虢州地界,如同从地狱里来到人间,顿时觉天地清闲,一片太平景象。
陕州主帅忠贞不二,不动干戈一心守城。
蒲津主帅能约束士兵,千里太平连犬吠声也没有。
清早,身上带着珍宝;夜晚,头上插着金钗,孤身行走,都没有强徒来抢劫。

第二天早晨在新安东郊,因为找茶水喝,遇到一个老人家。
脸色青苍,躲藏在芦花堆里。我问老人家是哪里人,为什么在这么大冷天露宿在芦花堆里?
老人想回话,又坐下来两手扶头,仰天大哭。
后来他说:‘我是本地人,家有良田二百麈,每年要缴税三千万。
家里小姑娘会织绸子做袍褂,中年妇女能做红黍饭。
家中有粮仓千间,储粮万箱。黄巢军队过后,还剩一半。
自从官军开到洛阳,日日夜夜有巡逻兵到村坞里来骚扰。
他们拔出了剑,挥舞着白虎旗,像一阵旋风似地下马冲进门来,把我家里抢得一扫精光。
家里既已一无所有,只好骨肉分散,各自去谋生路。我现在是一个孤苦老头。
我一个人受苦受难不值一提,可是山里还有几千万家难民。
白天饿了就吃草根蓬子,晚上露天睡在芦花堆里。”

听了老人的伤心话,整天哭泣,泪落如雨。
出门惟见枭鸣,不见人迹。想再往东走,不知到何处是好。
听说去开封的路断了,又听说彭城在内乱。郊野、河边,全是士兵相杀的死尸。
士兵野外宿营所见一片荒凉都是战士的冤魂,河流中一般都被士兵鲜血染红。
恰好有人从金陵来,说江南的景况大不相同。
自从黄巢军队进犯中原以后,江南倒很太平,四郊没有战事。
那边的主帅像有神力似的镇压盗贼,惠爱百姓如同子女一样。
那边城池坚固,攻打不下。各处缴纳到军营中来的赋税多得很。
当四海八方都乱得如洪水滔滔的时候,独有江南一块土地却平坦如砥。
我是个京城里的人,现在却逃难在异乡;因为渴望安全,反而羡慕做江南的鬼。
我希望你赶快乘船向东去,把这首长诗献给江南的相公。”

注释
中和癸卯:即唐僖宗中和三年。
花如雪:指杨花(柳絮)随风飘舞似飞雪。
香尘:本指女子踏起之尘土,此泛指路行人踏起之尘土。
凤侧鸾欹(qī):女子头饰颠倒不整。
红:额头脂粉,借指额头。攒:敛,聚。黛:画眉所用之黛石,借指眉。
含颦(pín):皱眉头。
敛袂(mèi):整衣袖,向对方表示敬意。
鸾镜:妆镜。
擂金鼓:指非昏晓之时而擂响金鼓,以示警急。
仓皇:神色慌张。
朝士:朝中官员。
博野:博野军。
须臾:片刻。主父:婢妾对主人之称呼。
紫盖:代指皇帝。此指唐僖宗。蒙尘:蒙被尘土。多以此比喻帝王流亡或失位,遭受垢辱。此指唐僖宗逃离长安。
白旗:黄巢军之军旗。匝地:遍地。
羸(léi):瘦弱,此指病弱者。
崩腾:仓皇乱窜。
轰轰昆昆:轰轰,众多车轮滚动声。“昆”同“混”,嘈杂声。暗示黄巢军人长安之声容阵势。
十二官街:长安城中十二条大街。烘炯:烟火升腾的样子。
脉(mò)脉:凝目注视。
宦者流星:指宦者星,属天市垣,共四星。《后汉书·宦者传序》:“宦者四星,在皇位之侧”。全句谓星宿呈灾难之象。
紫气:祥瑞之气,为帝王之兆。帝座移:帝座,即帝位。指唐僖宗出奔逃亡,缘气亦随。
台星:星名,即三台星,对应人间三公之位。
倾国倾城:美女容貌绝伦。不知价:贵重得无法计价。
戎车:兵车。
良人:丈夫。
剪秋水:眼波如剪取的秋水般明澈。
新纳聘:新受聘礼,指刚订婚约。
支离:分离。俄顷:片刻。
拭眉绿:擦掉所描眉样。
全刀锯:刀锯,即刑具,意谓保全性命于刀锯之下。
旧里:故乡。
人肝脍(kuài):细切的人肝。
鸳帏:犹鸳帐,指洞房。
眉犹赤:西汉末,樊崇起兵反王莽,兵皆画眉作红色,当时称“赤眉贼”。
雕作字:面上刺字。
柏台:御史台之别称,汉御史府植列柏树,故称。
兰省:秘书省。
象笏(hù):象牙朝笏,大臣上朝所执手板,书事其上以备遗忘。三公:周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以后代有改变,但都为朝廷官员之最高职位。
金鱼:唐制,五品以上官员佩鱼符,外盛以袋,三品以上鱼袋以金饰之,称金鱼袋。两史:指宰相。
大彭小彭:“大邦小邦”的谐音,即大奴小奴。指黄巢部属。
二郎四郎:一说指黄巢及其弟黄揆,一说泛指黄巢军首领。
衔璧:指兵败投降。
簸旗掉剑:摇晃旗帜,舞动佩剑,写黄巢军得胜后之得意状态。
厄束:指长安城被围困。
尚让:黄巢军首领之一。
机:同“几”,桌案。刲:割。
东南断绝:东南粮道断绝,唐代长安粮饷依靠东南江淮地区转输。
沟壑渐平:谓死人日多,填满沟壑。
六军门:唐六军所驻之门。
饿殍(piǎo):饿死之人。
杏园:长安名胜,位于曲江以西。
修寨:谓黄巢军为筑城守工事,而砍伐御沟上所植之杨柳。
华轩绣毂(gǔ):装饰华美之车。
含元殿:唐大明宫中之正殿。
花萼楼:唐兴庆宫西南之花萼相辉楼。
内库:皇宫之府库。
天街:帝都之街道。
霸陵:即灞陵,西汉文帝陵,在长安东南三十里。
骊山:山名,又名蓝田山,在今陕西临潼县东南,为唐华清官所在地。
棘子林:荆棘林。
墙匡月:谓行人夜宿无房顶,而月可直接照射之四堵墙框内。
三峰路:指华山之路。
金天神:华岳神。唐玄宗先天二年封华岳神为金天王。
残枿(niè):树木经砍伐而后再生枝杈曰枿。此指华岳庙前古柏残败情景。
中国:国中,指京都长安。
晦冥:昏暗。
闲日:平日。徒:徒然,白白。歆:鬼神享用祭品。奠飨恩:以祭品祭祀鬼神之恩。
愧恧(nǜ):惭愧。
牺牲:祭祀时用的整猪整羊等类祭品。
魇(yǎn)鬼:天复五年张村行魇人妖术,以谋度日之资。
东诸侯:函谷关以东之藩镇,此指淮南节度使高骈。
杨震关:即潼关。
荆山:山名,在今河南灵宝县阌乡南。
戢(jí)兵:约束士兵。
晏然:平安。
乞浆:讨水喝。
蓬荻(dí):蓬草芦苇,指杂草。
乡曲:乡里。
底事:何事。
却坐支颐:又坐下,以手托腮。
东畿(jī)县:今河南省新安县。
近甸:近郊。
廛(chán):古代一廛为二亩半,二百廛为五百亩,此非实指,极言其田地之多。
褐施袍:粗布、绸料所制之袍。
洛下:洛阳。屯师旅:驻扎唐官军。
村坞(wù):村庄。
秋水拔青蛇:秋水、青蛇皆指剑之光芒颜色,此借喻为宝剑。
白虎:指白虎旗。
罄室倾囊:搜尽室内,倒光囊中的物品。罄,尽。
垂年:暮年。
蓬子:草籽。
荻花:结穗的芦苇。
阑干:横七竖八的样子。
乱枭:乱飞之猫头鹰。
汴路:汴水一带之水陆交通线。
彭门自相杀:彭门即今江苏徐州。自相杀,是指徐州牙将时溥奉武宁军节度使支祥之命进讨黄巢,时溥副将陈瑶杀害支祥,时溥又诛陈瑶,举部叛乱,后又与泗州于涛兵争事。
野色:士兵野外宿营所见之荒凉景色。
冤人血:指冤死于唐军内部兵争之士兵鲜血。
大寇:指黄巢军。
戎马:军马,借指战事。四鄙:四边。
生灵:此指百姓。赤子:婴儿。
金汤:金城汤池,比喻城池坚固。
四海尽滔滔:天下因战事频仍,动乱不已,似水之滔滔滚滚。
湛然:清澈。一境:此指金陵。砥:磨刀石。
阙下:京城。
怀安:希望安定。
举棹(zhào):行船。棹,划船工具,形状和船桨差不多。▲

展开阅读全文 ∨

鉴赏

  此诗借一位逃难的妇女之口描述了唐末黄巢起义时的社会乱象,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全诗情节曲折丰富,结构宏大严密,语言流丽精工,在思想与艺术两方面都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为中国古代叙事诗树立了一座丰碑。因在诗成时就深受人们称赏,诗人还得到“秦妇吟秀才”的雅称。后人把此诗与汉乐府《孔雀东南飞》、北朝乐府《木兰辞》并称为“乐府三绝”;也有人认为它是继杜甫“三吏三别”和白居易《长恨歌》之后唐代叙事诗的第三座丰碑。


  长诗《秦妇吟》全诗可分四个大的段落。第一大段由开始的“中和癸卯春三月”到“妾亦与君停玉趾”共八联十六句,是全诗的引子,叙述作者与一位长安城奔东都洛阳的女子(即秦妇)途中相遇的情形。

  第二大段从“前年庚子腊月五”到“天街踏尽公卿骨”,共六十五联一百三十句。这一大段又可分六个层次,层层深入地叙写农民军入城后的情形。“前年庚子腊月五”到“已见白旗来匝地”十六句为第一层,描写广明元年十二月五日农民攻入京城的情况。从“扶羸携幼竞相呼”到“妖光暗射台星拆”十六句为第二个层次,描写起义军入城后兵荒马乱的情形。百姓东躲西藏,朝廷官员四处逃散。从“家家流血如泉涌”到“六亲自此无寻处”,写妇女所受的兵灾战祸,这是第三个层次。前四句概叙:家家流血,处处冤声,小孩子都被抛弃。次写四邻妇女受难情况:东邻美女被掳掠,西邻、南邻女子死于刀下,北邻少妇被火烧死。最后是女郎自己被军人胁迫,做了从妇。通过女子的种种遭际,画出了战乱风云以及战乱中长安女子的群象,具有相当的认识价值。从“一从陷贼经三载”到“暮见喧呼来酒市”,是第四个层次,描写女郎被迫嫁给黄巢部下的军人之后的生活,以及她看到的新贵们的种种情况。其中“还将短发戴花簪”等句,运用漫画笔墨,把农民将领迷恋富贵安乐,得意忘形,刻画得十分生动,入木三分,闹剧有足悲者。第五个层次从“一朝五鼓人惊起”到“又道官军悉败绩”,写长安城中人民所知的唐军与农民军争战的情况,既见出农民军斗争之艰难顽强,又见其士气与实力之日渐衰竭,描绘得情态毕现,刻画得力透纸背。从“四面从兹多庖束”到“天街踏尽公卿骨”为这一大段的最后一个层次,写唐军败退,农民军收复长安后的情况。兵燹后的京都“长安凄寂今何有,废市荒街麦苗秀”,从坊市到宫室,从树木到建筑,“昔时繁盛皆埋没,举目凄凉无故物”,曲曲遭来,纤毫毕见。尤其“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堪称警策之句,广为流传。

  第三大段从“来时晓出城东陌”到“夜宿霜中卧荻花”。这首长诗是一个动乱时代的面面观,其笔锋所及远不止农民军的一面,在第三大段作者将批判的锋芒指晦李唐王朝的官军和割据的军阀。这一大段可分四个层次,从“来时晓出城东陌”到“行人夜宿墙匡月”,是第一个层次,是这一大段落的序引,写女郎走出长安后一路所见彦闻。到处有军人巡逻;无有人烟;当年的台殿楼阁已劈没;路上没有宿店,风光宛如荒凉的塞上一般。从“明朝晓至三峰路”至“何须责望东诸侯”,为第二个层次,写女郎第二天继续东行华阴县的情况。借金天神讽刺潼关易东那些节度使拥兵自保,对农民军无法,却纵容部下虐蔷百姓。第三个层次由“前年又出杨震关”到“暮插金钗唯独行”。一个女子在茫茫宇宙中踽踽独行“朝携宝货无人问,暮插金钗唯独行”,到处是死一般沉寂,甚至比战争爆发还可怕。这些描写较之汉魏古丧“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一类诗句表现力更强,细至成功地营造出一种恐怖的气氛。从“明朝又过新安东’到“夜宿霜中卧荻花”为第四个层次。诗中借新安老翁之口对唐军的罪恶进行痛心疾首的控诉:他们的罪恶更重于黄巢军。“千间仓兮万斯箱,黄巢过后犹残半”,而售军来到“入门下马若旋风,磬室倾囊如卷土”,抢劫民库财物不遗余力,胜过“贼寇”黄巢,这是其一。其二诗中隐约地透示出官军杀人甚至卖人肉的勾当。诗中写道:“黄巢机上割人肉。”“朝夕一味入肝脍。”据《旧唐书·黄巢传》载:“官军皆执山寨万姓鬻于贼人获数十万。”再联系前面所写的“筵上牺牲无处觅”“诛剥生灵过朝夕”和这一层写的“山中更有千万家”,都可以看出官军以杀人、贩卖人肉大得暴利的罪恶行径。

  最后一大段从“妾闻此老伤心语”到“咏此长歌献相公”。秦妇通过道听途说,对相对平静的江南寄予一线希望,为全诗的结尾。

  总体上说,《秦妇吟》这首长诗是一部具有强烈现实主义倾向的巨作,思想内容丰富而复杂,时间跨度达三年之久,空间范圈兼及两京,所写又是历史的淹桑巨变,作者采用人物回忆的倒叙手法,将不同时间、蹦点、人物、景物集中于一个场面上,收到情节紧凑,题旨集中的效果。艺术上则有所开创,其笔力当在写安史之乱的《长恨歌》《连昌宫词》之上,不仅是韦庄的代表作,在中国古代叙事诗方面也堪称丰碑式的杰作。

  韦庄能写出如此具有现实主义倾向的巨作,诚非偶然。他早岁即与老诗人白居易同寓下邽,可能受到白居易濡染,又心仪杜甫,寓蜀时重建草堂,且以“浣花”命集。《秦妇吟》一诗正体现了杜甫、白居易两大现实主义诗人对作者的影响,在艺术上且有青出于蓝之处。

  第一,结构模式。《秦妇吟》在继承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把汉代确立的横剖面的串联式与白居易奠定的纵向发展的并联式两种结构完美地结合起来。全诗采用的是白居易纵向发展的并联式结构——诗人遇见秦妇,秦妇讲述自己的遭遇,故事简单,人物极少,而在全诗整体的纵向并联中又突出地穿插了若干个横剖面的戏剧性生活场面。如妇女们惨遭强暴凶杀的悲剧性场面、带有污蔑性的黄巢起义军的喜剧性场面(从“衣裳颠倒言语异”至“呼啸喧争如窃议”)、神自述的悲喜剧等等,它们相互串联,集中生动地展示了历史风云突变时的社会景况。这种并联、串联并用的叙事结构方式较之单用一种结构,无疑使作品含量更大、包孕更广,也更生动、更复杂,更具艺术魅力。

  第二,叙事角度。《秦妇吟》继承了杜甫、白居易把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并用的传统,又有所创新。第一人称“我”表面上与杜甫《石壕吏》中的“我”一样,似乎只是事件的见证者,实际上,“我”虽然仅在开头出场,但伴随故事的女讲述者直到诗歌结束,并且像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我”一样,与女讲述者构成“同是天涯沦落人”的相应关系,而且增加了特定历史时期所赋予的对战乱的厌弃、亡国之痛、故园之思以及对和平的向往等心理内容,这在诗歌结尾的“适闻有客金陵至”至“怀安却羡江南鬼”句有所点明。“江南”既是和平的象征,又隐含昔日和平繁华的故国的影子。并与前面“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等充满强烈感情的战乱场面描写遥相呼应,隐隐体现出亡国之痛、故国之思。《秦妇吟》的创新之处在于,不仅把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结合起来,而且借他人之酒浇自己块垒——通过女叙述者之口表示自己的亡国之痛、故国之思。这种结合第一、第三人称,并借他人之口或经历、遭遇表达自己的亡国之痛、故国之思的方式。

  第三,表达方式。《秦妇吟》运用了把女子的命运与国家衰亡结合起来的表达方式。作者明确地把“秦妇”等一大批美女的命运与唐帝国的衰亡结合起来,通过红颜薄命的美女命运及悲惨遭遇寄托自己的亡国之恨、故国之思。这是以往的叙事诗所没有的,或比较淡化的。《秦妇吟》却把自己深挚的故国之思、沉郁的亡国之痛巧妙地借美女的命运表现出来。家国的兴亡决定美女的命运,美女的悲惨遭遇又使国破家亡之痛显得更具体可感,更触目惊心。

  第四,叙事手法。《秦妇吟》更多地继承了白居易的叙事手法,并加以丰富与创新。它开头直叙,然后接之以大段倒叙,而在倒叙之中,既有妇女们的悲剧性遭遇,又有丑化黄巢起义军的喜剧性场景,还有神的惭愧之插叙、“寒天霜露宿”的老翁之补叙,既反映了更为广阔、深刻的社会人生,又使叙事手法更灵活多变,从而使这首叙事长诗,夭矫灵动,绝不单调、呆板。此诗继承了白居易开始在叙事诗中大量运用对句的手法,并真正创造性地使对句和散句发挥其独特的艺术功用:以对句展现浓缩了的时间与空间,展现广阔的历史背景。如写义军入城前情景:“适逢紫盖去蒙尘,已见白旗来匝地”;写乱后的都城:“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写长安绝粮:“六军门外倚僵尸,七架营中填饿殍”;写战后的荒凉:“破落田园但有蒿,摧残竹树皆无主”;写难民的生活:“朝饥山上寻蓬子,夜宿霜中卧荻花”。而以散句来细致入微地、行云流水般地叙写事件的细节、动作、心理。这样,对句简,散句繁。对句与散旬之间形成一种有趣的张力,扩大了诗歌结构的弹性限度、诗的包容量及艺术的生动性。

  综上所述,《秦妇吟》既借鉴了唐以前的叙事艺术,又学习唐代诗人的艺术开拓,并大胆地进行了独特的艺术创新,达到了相当的艺术高度。此诗本身的艺术成就昭示了对此前叙事诗的创造性继承,并在不少方面预示了清代吴伟业叙事诗的发展趋势,这充分说明它是中国古典叙事诗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一首杰作。▲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从唐僖宗广明元年(公元880年)冬到中和三年(公元883年)春,即黄巢起义军进驻长安的两年多时间里,唐末农民起义发展到高潮。由于农民领袖战略失策和李唐王朝官军的疯狂镇压,斗争空前残酷。韦庄即因应举羁留长安,他成为这场震撼神州大地的社会巨变的目击者。在他离开长安的第二年,即中和三年,在东都洛阳创作了这篇堪称他平生之力作的史诗。

简析

  《秦妇吟》是一首长篇叙事诗。此诗借一位逃难的妇女之口描述了唐末黄巢起义时的社会乱象,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全诗情节曲折丰富,结构宏大严密,语言流丽精工,在思想与艺术两方面都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为中国古代叙事诗树立了一座丰碑。因在诗成当时就深受人们称赏,诗人还得到“秦妇吟秀才”的雅称。

猜您喜欢

五徵君松阴独坐图

郭礼郭礼 〔宋代〕

盘石走新萝,飞流下层巘。
抱琴如有期,心与孤云远。
鸟来天际微,林光澹将晚。
受此松气清,坐啸不知返。

满江红·一舸归来

游次公游次公 〔宋代〕

一舸归来,何太晚、鬓丝如织。谩欢息、凄凉往事,尽成陈迹。山迫暮烟浮紫翠,溪摇寒浪翻金碧。看长虹、渴饮下青冥,危栏湿。谁可住,烟萝侧。俗士驾,当回勒。伴岩扃,须是碧云仙客。风月已供无尽藏,溪山更衍清凉国。恨谪仙、苏二不曾来,无人说。

闻五月八日宸翰口号十首

刘克庄刘克庄 〔宋代〕

曾为元礼登龙客,亦上昭王市骏台。
相与席间珠履说,此翁虽瞽有诗来。

新朝士多故人愁吟寄之

戴复古戴复古 〔宋代〕

野鹿自由性,孤鸿不就群。
飘零生白发,故旧半青云。
忧国家何有,愁吟天不闻。
北风吹汉水,胡骑政纷纷。

偈颂十四首

释宗杲释宗杲 〔宋代〕

佛之一字尚不喜,有何生死可相关。
当机觌面难回互,说甚楞严义入还。

七言

吕岩吕岩 〔唐代〕

周行独力出群伦,默默昏昏亘古存。
无象无形潜造化,有门有户在乾坤。
色非色际谁穷处,空不空中自得根。
此道非从它外得,千言万语谩评论。
通灵一颗正金丹,不在天涯地角安。
讨论穷经深莫究,登山临水杳无看。
光明暗寄希夷顶,赫赤高居混沌端。
举世若能知所寓,超凡入圣弗为难。
落魄红尘四十春,无为无事信天真。
生涯只在乾坤鼎,活计惟凭日月轮。
八卦气中潜至宝,五行光里隐元神。
桑田改变依然在,永作人间出世人。
独处乾坤万象中,从头历历运元功。
纵横北斗心机大,颠倒南辰胆气雄。
鬼哭神号金鼎结,鸡飞犬化玉炉空。
如何俗士寻常觅,不达希夷不可穷。
谁信华池路最深,非遐非迩奥难寻。
九年采炼如红玉,一日圆成似紫金。
得了永祛寒暑逼,服之应免死生侵。
劝君门外修身者,端念思惟此道心。
水府寻铅合火铅,黑红红黑又玄玄。
气中生气肌肤换,精里含精性命专。
药返便为真道士,丹还本是圣胎仙。
出神入定虚华语,徒费功夫万万年。
九鼎烹煎九转砂,区分时节更无差。
精神气血归三要,南北东西共一家。
天地变通飞白雪,阴阳和合产金花。
终期凤诏空中降,跨虎骑龙谒紫霞。
凭君子后午前看,一脉天津在脊端。
金阙内藏玄谷子,玉池中坐太和官。
只将至妙三周火,炼出通灵九转丹。
直指几多求道者,行藏莫离虎龙滩。
返本还元道气平,虚非形质转分明。
水中白雪微微结,火里金莲渐渐生。
圣汞论时非有体,真铅穷看亦无名。
吾今为报修行者,莫向烧金问至精。
安排鼎灶炼玄根,进退须明卯酉门。
绕电奔云飞日月,驱龙走虎出乾坤。
一丸因与红颜驻,九转能烧白发痕。
此道幽微知者少,茫茫尘世与谁论。
醍醐一盏诗一篇,暮醉朝吟不记年。
乾马屡来游九地,坤牛时驾出三天。
白龟窟里夫妻会,青凤巢中子母圆。
提挈灵童山上望,重重叠叠是金钱。
认得东西木与金,自然炉鼎虎龙吟。
但随天地明消息,方识阴阳有信音。
左掌南辰攀鹤羽,右擎北极剖龟心。
神仙亲口留斯旨,何用区区向外寻。
一本天机深更深,徒言万劫与千金。
三冬大热玄中火,六月霜寒表外阴。
金为浮来方见性,木因沈后始知心。
五行颠倒堪消息,返本还元在己寻。
虎将龙军气宇雄,佩符持甲去匆匆。
铺排剑戟奔如电,罗列旌旗疾似风。
活捉三尸焚鬼窟,生禽六贼破魔宫。
河清海晏乾坤净,世世安居道德中。
我家勤种我家田,内有灵苗活万年。
花似黄金苞不大,子如白玉颗皆圆。
栽培全赖中宫土,灌溉须凭上谷泉。
直候九年功满日,和根拔入大罗天。
寻常学道说黄芽,万水千山觅转差。
有畛有园难下种,无根无脚自开花。
九三鼎内烹如酪,六一炉中结似霞。
不日成丹应换骨,飞升遥指玉皇家。
四六关头路坦平,行人到此不须惊。
从教犊驾轰轰转,尽使羊车轧轧鸣。
渡海经河稀阻滞,上天入地绝欹倾。
功成直入长生殿,袖出神珠彻夜明。
九六相交道气和,河车昼夜迸金波。
呼时一一关头转,吸处重重脉上摩。
电激离门光海岳,雷轰震户动婆娑。
思量此道真长远,学者多迷溺爱河。
金丹不是小金丹,阴鼎阳炉里面安。
尽道东山寻汞易,岂知西海觅铅难。
玄珠窟里行非远,赤水滩头去便端。
认得灵竿真的路,何劳礼月步星坛。
古今机要甚分明,自是众生力量轻。
尽向有中寻有质,谁能无里见无形。
真铅圣汞徒虚费,玉室金关不解扃。
本色丹瓢推倒后,却吞丸药待延龄。
浮名浮利两何堪,回首归山味转甘。
举世算无心可契,谁人更与道相参。
寸犹未到甘谈尺,一尚难明强说三。
经卷葫芦并拄杖,依前担入旧江南。
本来无作亦无行,行着之时是妄情。
老氏语中犹未决,瞿昙言下更难明。
灵竿有节通天去,至药无根得地生。
今日与君无吝惜,功成只此是蓬瀛。
解将火种种刀圭,火种刀圭世岂知。
山上长男骑白马,水边少女牧乌龟。
无中出有还丹象,阴里生阳大道基。
颠倒五行凭匠手,不逢匠手莫施为。
三千馀法论修行,第一烧丹路最亲。
须是坎男端的物,取他离女自然珍。
烹成不死砂中汞,结出长生水里银。
九转九还功若就,定将衰老返长春。
欲种长生不死根,再营阴魄及阳魂。
先教玄母归离户,后遣空王镇坎门。
虎到甲边风浩浩,龙居庚内水温温。
迷途争与轻轻泄,此理须凭达者论。
闭目存神玉户观,时来火候递相传。
云飞海面龙吞汞,风击岩巅虎伏铅。
一旦炼成身内宝,等闲探得道中玄。
刀圭饵了丹书降,跳出尘笼上九天。
千日功夫不暂闲,河车搬载上昆山。
虎抽白汞安炉里,龙发红铅向鼎间。
仙府记名丹已熟,阴司除籍命应还。
彩云捧足归何处,直入三清谢圣颜。
解匹真阴与正阳,三年功满结成霜。
神龟出入庚辛位,丹凤翱翔甲乙方。
九鼎先辉双瑞气,三元中换五毫光。
尘中若有同机者,共住烟霄不死乡。
修生一路就中难,迷者徒将万卷看。
水火均平方是药,阴阳差互不成丹。
守雌勿失雄方住,在黑无亏白自乾。
认得此般真妙诀,何忧风雨妒衰残。
才吞一粒便安然,十二重楼九曲连。
庚虎循环餐绛雪,甲龙夭乔迸灵泉。
三三上应三千日,九九中延九万年。
须得有缘方可授,未曾轻泄与人传。
谁知神水玉华池,中有长生性命基。
运用须凭龙与虎,抽添全藉坎兼离。
晨昏点尽黄金粉,顷刻修成玉石脂。
斋戒饵之千日后,等闲轻举上云梯。
九天云净鹤飞轻,衔简翩翩别太清。
身外红尘随意换,炉中白石立时成。
九苞凤向空中舞,五色云从足下生。
回首便归天上去,愿将甘雨救焦氓。
婴儿迤逦降瑶阶,手握玄珠直下来。
半夜紫云披素质,几回赤气掩桃腮。
微微笑处机关转,拂拂行时户牖开。
此是吾家真一子,庸愚谁敢等闲猜。
水得天符下玉都,三千日里积功夫。
祷祈天地开金鼎,收拾阴阳锁玉壶。
便觉凡躯能变化,深知妙道不虚图。
时来试问尘中叟,这个玄机世有无。
谁识寰中达者人,生平解法水中银。
一条拄杖撑天地,三尺昆吾斩鬼神。
大醉醉来眠月洞,高吟吟去傲红尘。
自从悟里终身后,赢得蓬壶永劫春。
红炉迸溅炼金英,一点灵珠透室明。
摆动乾坤知道力,逃移生死见功程。
逍遥四海留踪迹,归去三清立姓名。
直上五云云路稳,紫鸾朱凤自来迎。
时人若要学长生,先是枢机昼夜行。
恍惚中间专志气,虚无里面固元精。
龙交虎战三周毕,兔走乌飞九转成。
炼出一炉神圣药,五云归去路分明。
亦无得失亦无言,动即施功静即眠。
驱遣赤牛耕宇宙,分张玉粒种山川。
栽培不惮劳千日,服食须知活万年。
今日示君君好信,教君见世作神仙。
不须两两与三三,只在昆仑第一岩。
逢润自然情易伏,遇炎常恐性难降。
有时直入三元户,无事还归九曲江。
世上有人烧得住,寿齐天地更无双。
本末无非在玉都,亦曾陆地作凡夫。
吞精食气先从有,悟理归真便入无。
水火自然成既济,阴阳和合自相符。
炉中炼出延年药,溟渤从教变复枯。
无名无利任优游,遇酒逢歌且唱酬。
数载未曾经圣阙,千年唯只在仙州。
寻常水火三回进,真个夫妻一处收。
药就功成身羽化,更抛尘坌出凡流。
杳杳冥冥莫问涯,雕虫篆刻道之华。
守中绝学方知奥,抱一无言始见佳。
自有物如黄菊蕊,更无色似碧桃花。
休将心地虚劳用,煮铁烧金转转差。
还丹功满未朝天,且向人间度有缘。
拄杖两头担日月,葫芦一个隐山川。
诗吟自得闲中句,酒饮多遗醉后钱。
若问我修何妙法,不离身内汞和铅。
半红半黑道中玄,水养真金火养铅。
解接往年三寸气,还将运动一周天。
烹煎尽在阴阳力,进退须凭日月权。
只此功成三岛外,稳乘鸾凤谒诸仙。
返本还元已到乾,能升能降号飞仙。
一阳生是兴功日,九转周为得道年。
炼药但寻金里水,安炉先立地中天。
此中便是还丹理,不遇奇人誓莫传。
飞龙九五已升天,次第还当赤帝权。
喜遇汞珠凝正午,幸逢铅母结重玄。
狂猿自伏何须炼,野马亲调不着鞭。
炼就一丸天上药,顿然心地永刚坚。
举世何人悟我家,我家别是一荣华。
盈箱贮积登仙录,满室收藏伏火砂。
顿饮长生天上酒,常栽不死洞中花。
凡流若问吾生计,遍地纷纷五彩霞。
津能充渴气充粮,家住三清玉帝乡。
金鼎炼来多外白,玉虚烹处彻中黄。
始知青帝离宫住,方信金精水府藏。
流俗要求玄妙理,参同契有两三行。
紫诏随鸾下玉京,元君相命会三清。
便将金鼎丹砂饵,时拂霞衣驾鹤行。
天上双童持珮引,月中娇女执幡迎。
此时功满参真后,始信仙都有姓名。
修修修得到乾乾,方号人间一醉仙。
世上光阴催短景,洞中花木任长年。
形飞峭壁非凡骨,神在玄宫别有天。
唯愿先生频一顾,更玄玄外问玄玄。

菩萨蛮 七夕作

谢应芳谢应芳 〔元代〕

锋棱磨尽方藏拙。老怀羞对天孙说。风叶动清商。依稀似九章。飘萧双鬓雪。卧看弯弯月。月缺有时圆。人无再少年。

自诘

陆游陆游 〔宋代〕

修行力量浅,触事常寡悰。
端居本年事,奈此百忧攻。
今晨默自语:世岂不汝容?漱濯临清流,啸歌荫长松。
缓步有夷途,远眺多奇峰。
野叟时相寻,村酒亦自醲。
于道忽少进,一扫芥蔕胸。
轑釜本常情,宁说饭後钟?

送方漳浦

刘克庄刘克庄 〔宋代〕

颇闻送者诗盈轴,我有樵歌子试听。
岩邑虽然人所畏,畲民均是物之灵。
二升饭了官中事,一字廉真座右铭。
见说守侯如召杜,断无走吏至公庭。

禅人求赞四首

释宗杲释宗杲 〔宋代〕

咄哉灭胡种,面目真可恶。
过桥便拆桥,得路便塞路。
虽欲强柔和,毕竟触人怒。
万事类如此,谁敢相亲附。
乞儿囊本空,常夸敌因富。
闻说阎罗五,未免生怕怖。
休更放大言,嫌佛不肯做。
© 2023 好牛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