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哲〔金朝〕
名哲排三本姓王。字知明、子号重阳。似菊花、如要清香吐,缓缓等浓霜。
学易年高便道装。遇渊明、语我嘉祥。指蓬莱、云路如归去,慢慢地休忙。
王哲
(1112—1170)咸阳人,道士,初名中孚,字允卿。熙宗天眷初应武举,改名德威,字世雄;海陵王正隆四年学道,改名,字知明,号重阳子。倜傥尚义,不拘小节,好属文,才思敏捷。学道后往来终南山一带,曾在终南县南凿穴而居。后至山东崳山全真庵。所创教派名全真道。马丹阳、丘长春、王玉阳、郝广陵、谭处端皆其弟子。
拟吴侬曲(三首)
于谦 〔明代〕
西湖次弟润之韵
刘过 〔宋代〕
连日大寒夜坐复苦饥戏作短歌
陆游 〔宋代〕
眼儿媚·雁带新霜几多愁
方岳 〔宋代〕
和僧广实三首
王之道 〔宋代〕
颂古九十八首
释印肃 〔宋代〕
颂石头和尚草庵歌
赠余士翘转谕宝安
张萱 〔明代〕
罗浮紫气正峥嵘,有客凌云赋两京。肝胆自怜归我辈,文章原不属科名。
绛帷已报三鳣兆,襆被犹烦一日程。但得侯芭频载酒,玄潮休解汉公卿。
蝶恋花·碧树残鹃啼未歇
仇远 〔元代〕
寄题甘露寺北轩
杜牧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