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译文

送韩都护还边

卢纶 卢纶〔唐代〕

好勇知名早,争雄上将间。
战多春入塞,猎惯夜登山。
阵合龙蛇动,军移草木闲。
今来部曲尽,白首过萧关。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勇猛的将军,你很早的时候就已名扬四海,在主将之间争雄斗胜。
寒来暑往,征战疆场,春风几度入塞;寒夜之中,登山围猎是惯常之事。
打仗布阵,三军像龙蛇一样首尾相应;军纪严明,军队行军途中秋毫无犯。
今日将军回归边地,军队散尽,过萧关时只见人老发白,情景落寞寂然。

注释
韩都护:不详其人。都护:官名。唐时,置安东、安西、安南、安北、单于、北庭六大都护府,统辖边远诸国,都护府置都护一人,副都护二人。此诗《宣统固原州志》作《送都尉归边》。
争雄:争胜,争强。
上将:主将,统帅。
塞:指边塞。
猎惯夜登山:《宣统固原州志》作“猎惯夜烧山”。猎:围猎,军事行动的代称。
阵合:《宣统固原州志》作“合阵”。阵:阵法,作战时部队的战斗队列;合:古代称交战曰合。
龙蛇:喻矛戟等武器,此借指军队阵势。
军移草木闲:《宣统固原州志》作“移军草木闲”。闲:平静之意。这句说,都护军纪严明,军队行军途中秋毫无犯。
部曲:原指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大将军营五部,校尉一人;部有曲,曲有军侯一人。此指军队。
白首:人老发白。
萧关:古关名。唐时萧关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

创作背景

  这首送别之作,塑造了韩都护好勇知兵、久经沙场、斗志不衰的英雄形象,对韩都护至老仍为国寂寞还边深表同情。全诗包含了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慨叹,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唐时期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

  “好勇知名早,争雄上将间”两句化用项羽典故。据《史记·项羽本纪》载: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巨鹿之战后,“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此诗开篇回忆韩都护少时英勇,扬名于上将之中,并暗用项羽之事,以称颂韩都护的用威。

  “战多春入塞,猎惯夜登山”两句暗用西汉李广的典故。据《史记·李将军列传》载:李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广曾夜猎,“中石没镞”。“春入塞”应“战多”,形容年年征战,冬去春又来。登山夜猎,异常危险,着一“惯”字,既照应上句“战多”,又显示韩都护武艺高强。这两句称颂韩都护久经沙场,武功不凡。

  “阵合龙蛇动,军移草木闲”两句从《魏书·高宗纪》与孔稚珪《白马篇》中语句化出。《魏书·高宗纪》载:“和平三年,帝制战阵之法十有余条。因大傩耀兵,有飞龙、腾蛇、鱼丽之变,以示威武。”孔稚珪《白马篇》有句:“阵移龙蛇动。”这两句以“龙蛇动”与“草木闲”的动静映衬,写韩都护的阵法之奇,军纪之严。

  “今来部曲尽,白首过萧关”两句是写老将军身经百战,白首还边的落寞心境,点题“送韩都护还边”。韩都护少立功名,出生入死,军纪严明,最后苍颜白发,孤身一人,老而还边,非常凄凉。“白首”二字,既是实写,更饱含着诗人对韩都护的深切同情。▲

卢纶

卢纶

卢纶(739年—799年),字允言,河中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人。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唐玄宗天宝末年举进士,遇乱不第;唐代宗朝又应举, 屡试不第。大历六年,经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宰相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州户曹、河南密县令。之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唐德宗朝,复为昭应县令,出任河中元帅浑瑊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不久去世。著有《卢户部诗集》。 

猜您喜欢

陶君誇其分司桃花独树予往观之次其韵

李梦阳李梦阳 〔明代〕

老懒今来特为花,花奇亲见主人誇。入门风片时时坠,近酒春枝故故斜。

湖海一尊怜旧侣,乾坤双鬓愧年华。明朝许赴柴门约,共醉东园万树霞。

除夕古体三十韵

赵蕃赵蕃 〔宋代〕

疾风鏖夜滩,古木撼石壁。
渔火暗复张,隔江哭声接。
哀哀或到明,语细杂鸣唈。
我舟若孤凫,欲去意转絷。
终宵炯不眠,残红照孤泣。
舟人吁且言,今夕乃除夕。
官何自苦甚,兀此六尺箦。
城中知旧多,市上灯火集。
朱门酒盈樽,高会马喧枥。
一饮涤千愁,共送残景急。
低头更堪伤,正比坐针席。
去年腊尽时,家寓金沙碛。
身虽隔剑栈,母在犹戚戚。
贼风吼西隅,百日走荆棘。
一鸣婴祸罗,转翅千仞逼。
母忧儿不归,儿归母已殁。
没身无以报,天地终罔极。
永怀荼苦心,况复对节物。
今将万里归,机会不可失。
丹旐倚江村,百里莫相即。
弱弟奉斋灯,孤女想在侧。
夜夜梦慈容,枕泪迸腷臆。
互者遥相望,未得就真宅。
故山春事动,展敬遍丘域。
松钗挂纸灰,阴苔藉芳冽。
那知藁殡寒,古佛伴萧瑟。
魂魄无不之,吴蜀云万叠。
国步尚忧危,家囏更堪说。
江湖多红巾,乡关断消息。
曼声一长哀,山石为我裂。

洞岩

罗公升罗公升 〔宋代〕

但见佳山便合登,不须凭幻说超升。
峥嵘神禹疏河势,镗鞳轩皇奏乐声。
已有道人称吏隐,应无处士乐岩耕。
近来太守君知否,只记西园是玉京。

和程丞游清水岩黄龙山韵·清水岩

王炎王炎 〔宋代〕

岚光野色共扶舆,见说壶天气象殊。
叠巘吞云圭角露,寒泉触石篆文纡。
荒凉佛屋存遗像,窈窕仙岩有别区。
何日青鞋亲扣历,细评佳致染权腴。

江馆

张掞张掞 〔宋代〕

黄叶孤村径路遥,时来幽客伴萧条。
一帘林影云生树,满屋江声雨送潮。
衲子说因征往世,邻翁触事话前朝。
此乡喜得离喧杂,自分从渔更学樵。

既过曾居因访刘茂实秀才是日明叔同出恨仲威不至

赵蕃赵蕃 〔宋代〕

官身肯听俗,人事直强亲。开窗对脩竹,笔墨得具陈。

俗子有时来,挥去防怒嗔。相看久不厌,陈子清且真。

昨宵一雨馀,村村农事新。我亦思驾言,出门免冲尘。

是邦亦有园,以鸟视其人。宁从穷巷居,鸡犬喧四邻。

刘君方授徒,曾君说人伦。室屋不寻丈,猗猗几长身。

未嫌酒杯薄,政爱茗椀醇。曾君索我诗,出语愧逡巡。

烦君隶书题,笔意堪嗣秦。春游有如此,省费能全神。

但恨子胡子,招要不能频。

西江月 间步州南古堤

王恽王恽 〔元代〕

返照斜明双塔,乱山回远孤城。年来风物似升平。人说三王善政。世事正宜静待,田园好去躬耕。云闲归鸟有遗声。唤起投林高兴。
拼音

初入黔境土人皆居悬岩峭壁间缘梯上下与猿猱

查慎行查慎行 〔清代〕

巢居风俗故依然,石穴高当万木颠。
几地流移还有伴,旧时井灶断无烟。
余生兵革逃难稳,绝塞田畴瘠可怜。
为报长官宽赋敛,猕猿家息久如悬。

南乡子

王鹏运王鹏运 〔清代〕

斜月半胧明,冻雨晴时泪未晴。倦倚香篝温别语,愁听,鹦鹉催人说四更。

此恨拚今生,红豆无根种不成。数遍屏山多少路,青青,一片烟芜是去程。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爱莲说

周敦颐周敦颐 〔宋代〕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甚爱 一作:盛爱)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 2023 好牛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