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蒙士贤游泰山三首 其一

李英 李英〔清代〕

病里忆行踪,征车不可从。知君回首处,天上二茅龙。

李英

李英

李英,字心华,号苕生,聊城人。诸生。有《齐竽》。

猜您喜欢

六月二十一日早行十六首

吴芾吴芾 〔宋代〕

竹间幽径喜相通,花下清阴苦未浓。
说与园丁勤灌溉,我归要此养疏慵。

偈颂七首

释思岳释思岳 〔宋代〕

今年是闰年,剩著三十日。
返究所剩底,添些浮逼逼。
世间没量人,一切但省力。
净众此密语,说了却不密。

海幢寺礼空隐和尚受记

薛始亨薛始亨 〔明代〕

龙边参法席,沙界现祇林。古佛再出世,逢人直指心。

钟声江渺渺,幢影月沉沉。榻下亲承记,前因感涕深。

二偈呈似寿老

范成大范成大 〔宋代〕

法法刹那无住,云何见在去来。
若觅三心不见,便从不见打开。
孟说所过者化,庄云相代乎前。
何处安身立命?饥餐渴饮困眠。

蒙赐佳什钦叹不足不揆浅陋辄次元韵

陈与义陈与义 〔宋代〕

退之高文仰东岱,籍湜传盟其足赖。
固知法嗣要龙象,先生端是毗陵派。
方驾曹刘盖余力,压倒元白聊一快。
向来班门收众材,宾履费公珠几琲。
三熏会有堪此事,群犬未免惊所怪。
但知楼仰百尺颠,岂觉波涵千顷外。
南州短簿令公喜,巍峩峩冠陆离佩。
有如若士那可无,笔势已超声律界。
相将问道留十日,满座真成折床会。
清诗忽复堕华笺,要使握瑜夸等辈。

赠吴之山

王问王问 〔明代〕

城柝声悲月未央,江云初散水风凉。
看君已是无家客,犹自逢人说故乡。

次袁尚书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韵

李嘉谋李嘉谋 〔宋代〕

道人爱山出天姿,自谓计黠人嫌痴。
独游名山看不足,每得胜处行为迟。
谁人能知物外赏,世上自有灵中奇。
一行作吏困汩没,便与好境相参差。
脱兔投林今适愿,穷猿得木吾何之。
芒鞋竹杖恣如往,烟蓑雨笠长相随。
青山愈好足力尽,此意未止驽骀疲。
路逢行人说大尹,正见谕蜀扬舲旗。
好贤招邀每虚席,问俗疾苦时褰帷。
才华落落清庙器,诗笔粲粲珊瑚枝。
胸吞楚泽八九尽,气压巫峡群山低。
大峰联娟争媚妩,苍壁徒倚供游嬉。
巴东巴峡古所重,作云作雨今胡为。
有情飞鸢送迎客,无数棹歌来去时。
昔日画图曾见者,何意忽此今逢兹。
迩来丰碑在人口,已与流水争东驰。
政用中和得大体,智出毫末非全施。
不与英声流上国,已有诗卷传江湄。
狼烽长閒士鼓腹,耕陇不见愁生眉。
都门髣髴记分袂,蜀道修阻常支颐。
持谒见公敢论旧,抚髀顾我清无缁。
樽俎频开闲共话,歌讴聊与民同嘻。
忽然晨旦往东壁,但见山月来峨嵋。
行吟何独壮三峡,在处山林来乞诗。

满江红 赠默庵(此下原有无号默说四字,据

李道纯李道纯 〔元代〕

默即说兮,这说处、元来有默。只默说便是,金丹秘诀。默识潜通为大要,声闻缘觉皆虚设。向说中、认得默之根,无生灭。会说底,非干舌。与默底,无差别。这默底宁如,说底亲切。若向不言中得趣,便于不默俱通彻。将默默、说说尽掀翻,天机泄。

题陈景说诗稿后

陈鉴之陈鉴之 〔宋代〕

月明孤屿云,一鹤唳清夜。
和之以君诗,竹牖寒灯下。

寒岩分韵得水字

韩元吉韩元吉 〔宋代〕

青山如幽人,不肯住城市。
管从城市来,一见消吝鄙。
平时与周旋,况复非俗士。
我初见南山,秀色纷可喜。
谓言官尘埃,洗涤端在此。
经时未一至,引望若千里。
昨朝得休暇,佳兴难自己。
秋愿丽新晴,景物为清美。
独游已不恶,更约二三子。
初从涧壑危,稍入岩石倚。
白云随杖藜,苍烟生屐齿。
主翁亦好事,结茆修竹底。
庭人百无有,屈曲但流水。
客来了不问,花草自红紫。
岂无一樽酒,欲饮还遽止。
归鞍不可速,吾亦聊洗耳。
© 2023 好牛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