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译文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其一

杜牧 杜牧〔唐代〕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译文

站在溪桥远眺,落日西斜,距地两竿,对岸杨柳含烟,淡影朦胧。
多少绿色的荷叶怀着怨恨的感情相互依偎着,一阵秋风吹过,满溪荷叶一下子都回转过头去背对西风。

鉴赏

  首句“两竿落日溪桥上”,点明时间和地点。时间是“两竿落日”,则既非在红日高照之下,也非在暮色苍茫之中。在读者眼前展开的这幅画中的光线和亮度是柔和宜目的。地点是“溪桥上”,则说明诗人行吟之际,既非漫步岸边,也非泛舟溪面,这为后三句远眺岸上柳影、俯视水上绿荷定了方位。

  诗的次句“半缕轻烟柳影中”,写从溪桥上所见的岸柳含烟之景。诗人的观察极其细微,用词也极其精确。这一句中的“半缕轻烟”与上句中的“两竿落日”,不仅在字面上属对工整,而且在理路上有其内在联系。正因日已西斜,望中的岸柳才会含烟;又因落日究竟还有两竿之高,就不可能是朦胧弥漫的一片浓烟,只可能是若有若无的“半缕轻烟”;而且,这“半缕轻烟”不可能浮现在日光照到之处,只可能飘荡在“柳影”笼罩之中。

  这前两句诗纯写景物,但从诗人所选中的落日、烟柳之景,令人感到:画面的景色不是那么明快,而是略带暗淡的;诗篇的情调不是那么开朗,而是略带感伤的。这是为引逗出下半首的绿荷之“恨”而安排的合色的环境气氛。

  诗的三、四两句“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写从溪桥上所见的荷叶受风之状。这两句诗,除以问语“多少”两字领起,使诗句呈现与所写内容相表里的风神摇曳之美外,上句用“相倚”两字托出了青盖亭亭、簇拥在水面上的形态,而下句则在“回首”前用了“一时”两字,传神入妙地摄取了阵风吹来、满溪荷叶随风翻转这一刹那间的动态。在古典诗词中,可以摘举不少写风荷的句子,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是周邦彦《苏幕遮》词“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几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称赞这几句词是“真能得荷之神理者”。而如果只取其一点来比较,应当说,杜牧的这两句诗把风荷的形态写得更为飞动,不仅笔下传神,而且字里含情。

  这里,诗人既在写景之时“随物以宛转”(《文心雕龙·物色篇》),刻画入微地曲尽风荷的形态、动态;又在感物之际“与心而徘徊”(同上),别有所会地写出风荷的神态、情态。当然,风荷原本无情,不应有恨。风荷之恨是从诗人的心目中呈现的。诗人把自己的感情贯注到无生命的风荷之中,带着自己感情色彩去看风荷“相倚”、“回首”之状,觉得它们似若有情,心怀恨事,因而把对外界物态的描摹与自我内情的表露,不期而然地融合为一。这里,表面写的是绿荷之恨,实则物中见我,写的是诗人之恨。

  南唐中主李璟有首《摊破浣溪沙》词,下半阕换头两句“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历来为人所传诵。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却认为,这两句不如它的上半阕开头两句“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并赞赏其“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而原词接下来还有两句是:“还与韶光共顦顇,不堪看。”这几句词以及王国维的赞语,正可以作杜牧这两句诗的注脚。联系杜牧的遭遇来看,其所表现的就是这样一种芳时不再、美人迟暮之恨。杜牧是一个有政治抱负和主张的人,而不幸生在唐王朝的没落时期,平生志事,百无一酬,这时又受到排挤,出为外官,怀着壮志难酬的隐痛,所以在他的眼底、笔下,连眼前无情的绿荷,也仿佛充满哀愁了。▲

创作背景

  从诗题可以看出,这首诗作于齐安(今湖北黄州)。其创作时间当在秋天,具体年份不详。

简析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其一》是一首即景抒情之作。此诗写秋日暮景,通过落日烟柳之景,绿荷西风之状,组合成一幅意象清幽、情思蕴结的图画,并经过诗人的艺术剪裁和点染,把在秋风乍起、日已偏西时溪桥上、柳岸边、荷池中的景物组成的画意与诗情完美地融为一体。

杜牧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猜您喜欢

蝶恋花 登封马叟飞卿寿席即事赋词为马卿祝

卢挚卢挚 〔元代〕

种竹山分浇稻水。箕颖田园,菘少屏风里。玉树芝兰谁可比。堂前索甚裁桃李。薄劣莺儿来报喜。似说朝来,麦秀茧眠起。快唤巢由同一醉。

曹都统诗

阳枋阳枋 〔宋代〕

胸中陈法久堂堂,卯岁边戎真漫狂。
伫看胜齐归一喜,未饶破魏说三当。
弓刀早落风云会,衮绣行依日月光。
已撰磨崖碑万字,为君题破碧苔苍。

灵叟小师悟垓侍者求语

释绍昙释绍昙 〔宋代〕

碧落一碑无赝本,非草非真非隶篆。
镜样渝江彻底清,字义炳然人少见。
灵叟珍藏岁月深,南来吴越人争寻。
瘞鹤铭辞匪同调,寒山诗句非知音。
纷纷问字谁亲切,勾不成勾丿不丿。
争得卢公赛子云,一肩担荷柴冲折。
临行密付阿谁边,妙处休云子不传。
索性扫除元字脚,义天云净月孤玄。

咏宋时白玉桃杯三首 其三

弘历弘历 〔清代〕

典守中人久弆存,明明考据见江村。荆凡总属云烟幻,笑我无端此缀言。

莫京甫知事有台掾之辟赋诗识别二首

王珪王珪 〔宋代〕

烈士思酬国士知,云霄羽翼政相期。
人言雅望台中妙,我识壮怀天下奇。
自是英才为世用,由来了事笑儿癡。
回头说向虞罗辈,鹄举鸾鶱可得羁。

李寿翁侍郎挽词

韩元吉韩元吉 〔宋代〕

同解铨衡并把麾,五年相望楚江湄。
邻墙会面尝谈易,吏选偷閒更说诗。
北客遭逢人共叹,南州流转事难知。
投簪自有江湖志,云白天青泪满颐。

次韵杨廷秀太和万安道中所寄七首

赵蕃赵蕃 〔宋代〕

旧说洛阳天地中,遂令北客病南风。
只今政教通南粤,亦有大寒桑树红。

祭观文忠惠赵节斋

释善珍释善珍 〔宋代〕

公真天人,谪堕尘世。
方朔岁星,传说箕尾。
又疑山林,一念差耳。
乐全僧身,忠宣佛位。
夙弘愿力,出济事会。
作民司命,寿国元气。
神皇布政,夐古鲜俪。
谁为谤书,阴受风旨。
疾雷破柱,公不失匕。
关弓射羿,公愈荐祢。
山薮高深,天球粹美。
出夷入险,更使迭帅。
长淮虏冲,孽雏旁睨。
飞囊走羽,秉钺危寄。
初闻谢公,语误客异。
复传孔明,食少敌喜。
笺病乞闲,易苏旧治。
大星竟陨,白鸡告祟。
抚公平生,竹帛光炜。
谅公精爽,河岳流峙。
万钟千驷,濁世糠秕。
五龙九鲲,乘云谒帝。
某闽衲野鹤难系,公呼来霅,
获望簪履。酒阑烛跋,
孤客末至。香烟未散,
三生弹指。纾百结肠,
储一升泪。上悲法门,
下哭知己。

和岑岩起见寄三绝 其三

韦骧韦骧 〔宋代〕

百丈江流万仞山,一车方往一车还。若教说著邯郸梦,都在胡卢掩口间。

注释 译文

青楼怨

王昌龄王昌龄 〔唐代〕

香帏风动花入楼,高调鸣筝缓夜愁。
肠断关山不解说,依依残月下帘钩。
© 2023 好牛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