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毅论

王羲之 王羲之〔魏晋〕

世人多以乐毅不时拔莒即墨为劣是以叙而论之。夫求古贤之意,宜以大者远者先之,必迂廻而难通,然后已焉可也,今乐氏之趣或者其未尽乎,而多劣之。是使前贤失指于将来不亦惜哉,观乐生遗燕惠王书,其殆庶乎机,合乎道以终始者与,其喻昭王曰:伊尹放太甲而不疑,太甲受放而不怨,是存大业于至公,而以天下为心者也,夫欲极道之量,务以天下为心者,必致其主於盛隆,合其趣於先王,苟君臣同符,斯大业定矣。于斯时也,乐生之志,千载一遇也,亦将行千载一隆之道,岂其局迹当时,止於兼并而已哉,夫兼并者非乐生之所屑,强燕而废道,又非乐生之所求也。不屑苟得则心无近事,不求小成,斯意兼天下者也。则举齐之事,所以运其机而动四海也,夫讨齐以明燕主之义,此兵不兴于为利矣。围城而害不加於百姓,此仁心著於遐迩矣,举国不谋其功,除暴不以威力,此至德令於天下矣;迈全德以率列国,则几於汤武之事矣,乐生方恢大纲,以纵二城,牧民明信,以待其弊,使即墨莒人,顾仇其上,愿释干戈,赖我犹亲,善守之智,无所之施,然则求仁得仁,即墨大夫之义也,任穷则从,微子适周之道也,开弥广之路,以待田单之徒,长容善之风,以申齐士之志。使夫忠者遂节,通者义著,昭之东海,属之华裔。我泽如春,下应如草,道光宇宙,贤者托心,邻国倾慕,四海延颈,思戴燕主,仰望风声,二城必从,则王业隆矣,虽淹留於两邑,乃致速於天下,不幸之变,世所不图,败於垂成,时运固然,若乃逼之以威,劫之以兵,则攻取之事,求欲速之功,使燕齐之士流血于二城之间,侈杀伤之残,示四国之人,是纵暴易乱,贪以成私,邻国望之,其犹犲虎。既大堕称兵之义,而丧济弱之仁,亏齐士之节,废廉善之风,掩宏通之度,弃王德之隆,虽二城几于可拔,覇王之事,逝其远矣。然则燕虽兼齐,其与世主,何以殊哉?其与邻敌,何以相倾?乐生岂不知拔二城之速了哉?顾城拔而业乖,岂不知不速之致变(哉),顾业乖与变同,由是言之,乐生之不屠二城,其亦未可量也。
王羲之

王羲之

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祖籍琅琊(今属山东临沂),后迁无锡,晚年隐居剡县金庭(今属浙江)。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猜您喜欢

说之方忧韩公表大夫疾遽致仕乃蒙传视送陈州

晁说之晁说之 〔宋代〕

渡江慎且无,登楼戒亦莫。
有如鹤乘轩,便类燕巢幕。
此君如宝玉,百火不一烁。
又复如衢樽,醉不谢所酌。

别鹤

薛嵎薛嵎 〔宋代〕

见说瀛洲万里程,相思犹凯下青冥。
已归天上神仙籍,不就人间饮啄腥。
昨夜月明如失友,故园笼在且休扃。
邻家亦有雏堪待,丹顶微微振薄翎。

秋丁卧堰合楼

艾性夫艾性夫 〔元代〕

忆得年时此倚阑,日边指点说吴山。
舟移半夜成虚梦,人负斯楼亦厚颜。
槐古不知花几度,城颓空护屋三间。
追思往事浑无寐,寂历虚檐月半弯。

送胡季昭谪象州

刘梦才刘梦才 〔宋代〕

绍兴宝庆百年余,古往今来说二胡。
论事直须弹恳切,立朝端不忍阿谀。
两贤幸属吾州有,万事何曾公议无。
象郡新宁不同诏,九重天子正仪图。

呼猿

胡仲弓胡仲弓 〔宋代〕

前度寒林去不回,洞门今为小猿开。
不因掷果为香饵,未必人呼肯下来。

题刘汝弼东源小隐图

苏伯衡苏伯衡 〔明代〕

东源山水好,闻说似终南。
种黍都为酒,诛茅小作庵。
过门人问字,看竹客停骖。
亦有幽栖意,迟归我独惭。

颂一百则 其四十八

释重显释重显 〔宋代〕

一二三,四五六,碧眼胡僧数不足。少林谩道付神光,卷衣又说归天竺。

天竺茫茫无处寻,夜来却对乳峰宿。

江行俳体十二首 其二

钟惺钟惺 〔明代〕

五载前曾说此游,问程结伴几春秋。艰难水陆千余里,大小关梁六易舟。

畏路刺船频裸体,乘流开柁缓梳头。顺风一日行三日,莫待依滩怨石尤。

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九

晁补之晁补之 〔宋代〕

城东故盐渠,自昔谁所开。
似说全盛时,邈焉一长怀。
穿渠引江水,此计未为乖。
千帆竞暮入,集浦如乌栖。
万畴分白浪,嘉稻擢新泥。
恐此太多事,且当寄嬉谐。
疏通养鱼鸟,花柳共低迷。
时时载酒往,江上亦忘回。

长相思·长相思

郭奎郭奎 〔元代〕

长相思,小山下。
蘼芜秋深没行路,王孙年年归不去。
江南木落天色寒,鸿雁沧波连日暮。
我思昔兮金佩环,美人座上花如颜。
紫芝丛桂纷两间,下有流水清潺湲。
吹笙鼓瑟心长闲,别来岁久鬓发斑。
青云猿鹤不可以企及,魂飞梦往愁乡关。
长相思,何时还?
© 2023 好牛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