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珪〔宋代〕
王珪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和蒋御带荐合中三偈
释师观 〔宋代〕
诸人颇有和余百梅诗者各赋一首
刘克庄 〔宋代〕
文宣王及其弟子赞
宋高宗 〔宋代〕
读韩文诗
释智圆 〔宋代〕
题金粟洞
胡仲弓 〔宋代〕
公无渡河·九龙争珠战渊底
宋无 〔元代〕
跛乘跛
王跂 〔明代〕
晚出国门以畏热自艮山门出始见稻田际天
项安世 〔宋代〕
路转东门五里塘,夹塘寒水绿泱泱。平生枉踏湖洲市,不悟田间有此凉。
赏梅游中塘分韵得影字呈水心
戴栩 〔宋代〕
与三山相士林子和三绝
王炎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