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蔡省主论放欠书

苏轼 苏轼〔宋代〕

  轼于门下,踪迹绝疏。然私自揆度,亦似见知于明公者。寻常无因缘,固不敢造次致书,今既有所欲言,而又默默拘于流俗人之议,以为迹疏不当干说,则是谓明公亦如凡人拘于疏密之分者,窃以为不然,故辄有所言不顾,惟少留听。

  轼于府中,实掌理欠。自今岁麦熟以来,日与小民结为嫌恨,鞭笞锁系,与县官日得千百钱,固不敢惮也。彼实侵盗欺官,而不以时偿,虽日挞无愧。然其间有甚足悲者。或管押竹木,风水之所漂;或主持粮斛,岁久之所坏;或布帛恶弱,估剥以为亏官;或糟滓溃烂,纽计以为实欠;或未输之赃,责于当时主典之吏;或败折之课,均于保任干系之家。官吏上下,举知其非辜,而哀其不幸,迫于条宪,势不得释,朝廷亦深知其无告也,是以每赦必及焉。凡今之所追呼鞭挞日夜不得休息者,皆更数赦,远者六七赦矣。问其以不得释之状,则皆曰:“吾无钱以与三司之曹吏。”以为不信,而考诸旧籍,则有事同而先释者矣。曰:“此有钱者也。”嗟夫,天下之人以为言出而莫敢逆者,莫若天子之诏书也。今诏书且已许之,而三司之曹吏独不许,是犹可忍邪?

  伏惟明公在上,必不容此辈,故敢以告。凡四十六条,二百二十五人,钱七万四百五十九千,粟米三千八百三十斛。其余炭铁器用材木冗杂之物甚众。皆经监司选吏详定灼然可放者,轼已具列闻于本府。府当以奏,奏且下三司,议者皆曰:“必不报,虽报,必无决然了绝之命。”轼以为不然。往年韩中丞详定放欠,以为赦书所放,必待其家业荡尽,以至于干系保人亦无孑遗可偿者,又当计赦后月日以为放数。如此则所及甚少,不称天子一切宽贷之意。自今苟无所隐欺者,一切除免,不问其他。以此知今之所奏者,皆可放无疑也。伏惟明公独断而力行之,使此二百二十五家皆得归安其藜糗,养其老幼,日晏而起,吏不至门,以歌咏明公之德,亦使赦书不为空言而无信者。干冒威重,退增恐悚。

苏轼

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猜您喜欢
拼音

梦中得百年那得更百年今日还须爱今日

王世贞王世贞 〔明代〕

化人宫中百事无,道书一卷酒一壶;
枝头黄乌听作曲,西山白云看作图。
朝爱朝暾上东岫,夕映夕阳映东牖;
任他故人不通谒,任他朝事不挂口。
偶然案头余酒杯,偶然蹑履山僧来;
自斟自醉当自去,礼岂设为我辈哉!
昨夜懵腾意超忽,寐时得语醒时述:
百年那得更百年,今日还须爱今日。
纵能拂衣归故山,农耕社稷亦不闲;
何如且会此中趣,别有生涯天地间。

和魏元明四月菊

黄榦黄榦 〔宋代〕

鹈鴃才鸣歇众芳,忽看佳菊变秋光。
江头雨涨梅同游,陇上风情麦正黄。
莫等重阳拚一醉,不愁长夏日微凉。
篱根休遣儿曹见,又说犁花捧寿觞。

将发汉口毛子霞在武昌不得更别舟中夜坐作诗寄之

陈恭尹陈恭尹 〔清代〕

沧波芳草暮生烟,东望离心倍黯然。短棹拟过黄鹄渡,轻装催上白门船。

遥从江汉分流地,坐到星河欲晓天。明日五更应已远,故人残月正高眠。

题方邴鹤琴鹤送秋图

马曰琯马曰琯 〔清代〕

一声鹤唳泬寥天,坐对高空思渺然。试向孤亭弹别调,白云黄叶满山前。

崇山图七贤诗

张嵲张嵲 〔宋代〕

山容浑似关南见,水曲初疑岘首看。
闻说新堂多胜概,待飞一叶上云端。

乙亥元日送石公泛海之交趾说法

陈恭尹陈恭尹 〔清代〕

铜柱西过不易攀,却从海外出人寰。孤舟独坐如天上,高浪经行似雪山。

国有中边同是岸,道存彼此孰能关。东风好借扶摇力,手散千花与八蛮。

与青原正庵老

刘过刘过 〔宋代〕

倦行老矣偏东南,最后青原识正庵。
无法更求身外说。有祥应向意中参。
春风绕寺雨花坠,石鼎烹花泉味甘。
暂痈尘嚣聊税驾,与君相对款清谈。

清心镜 道友问予甚家门户

马钰马钰 〔金朝〕

道友询,甚门户。答之清净,别无作做。皆笑道、此是顽空,执把在甚处。要执把,说与汝。意马心猿,常擒稳住。得自然、地涌醴泉,更天

送苏伯益提干代还侍下

曾几曾几 〔宋代〕

幕下官曹寄玉溪,溪边野老借光辉。
齧毡校尉冲寒去,扇枕郎君触热归。
大父正携灵寿杖,尊公更著老莱衣。
赠行未说功名事,此事如公世上稀。

送周明叔人陈运使东归得字

项安世项安世 〔宋代〕

无分向师父,有谁知我能。
只看他日说,谩道此时曾。
酒莫从人强,身须更上层。
明朝双鬓发,那更绿鬅鬙。
© 2023 好牛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