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棅〔明代〕
高棅
(1350—1423)明福建长乐人,更名廷礼,字彦恢,号漫士。永乐初,以布衣召入翰林,为待诏,升典籍。博学能文,尤长于诗,为闽中十才子之一。又工书画,时称三绝。书得汉隶笔法,画源于米芾父子。有《唐诗品汇》等。
颂古三十三首 其二
释师观 〔宋代〕
以手策起眉毛,千圣从来不识。一会灵山俨然,说甚今朝昨日。
赏梅感兴
白玉蟾 〔宋代〕
醉歌行郑二广文西斋宴集(分得“一”字)
高棅 〔明代〕
洨河石桥
洪皓 〔宋代〕
苏幕遮·道无言
王哲 〔金朝〕
水仙子·眼前花怎得接连枝
乔吉 〔元代〕
送冯尊师
王禹偁 〔宋代〕
赋得春赖闰加添得春字
赖世观 〔清代〕
犹是东风转,浑添几度春。时兼天气闰,景写露华新。
蝶使迷前恨,蜂媒话宿因。阳回饶上巳,斗指向双辰。
隔树莺啼乱,疏帘燕掠频。烟深杨柳暗,雾重杏花匀。
婪尾林中路,鳌头宴里人。料知桐叶绽,暮霭散香尘。
筼房暑中寄诗依韵酬答
释文珦 〔宋代〕
题汪水云诗卷
夏天民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