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

韦应物 韦应物〔唐代〕

凿崖泄奔湍,古称神禹迹。
夜喧山门店,独宿不安席。
水性自云静,石中本无声;
如何两相激,雷转空山惊?
贻之道门旧,了此物我情。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击凿山崖飞泻急速的水流,号称是远古的大禹遗迹。
晚上旅馆佛寺的大门喧腾声,独自一人夜里睡觉不能安然熟睡。
水的特点本是安静的,石头中本来也没有声音。
为什么两者互相冲击(水冲击石头),雷鸣幽深少人的山林使人惊。
把这个问题遗留给寺观的旧友,了却它给我的疑问。

注释
嘉陵江,在今四川I省境内,为长江上游支流。上人,唐人称僧人为“上人”。
泄,渲泄,排放。奔湍,奔腾的激流。
神禹迹,传说中夏禹治水留下的遗迹。
自,本来,原来。云,语助词。
相激,相撞击。
雷转,像雷声一样回旋。空山,空寂的山间。
“贻之”二句:贻,赠送。之,指上面提出的问题。
道门,佛门。旧,故旧,朋友。道门旧,即深上人。
了,尽,结束,引申为解决,解答。
物我情,指客观外物的实情与主观自我的认识。这二句是说,我把个问题呈请佛门旧友深上人,望能给予透彻的解答。▲

创作背景

  当时作者正在苏州山寺独宿,江水的涛喧如雷,使作者不能安席,于是引起了作者对佛性、对物理的思索,主要是思索静的自性怎么会转而成动的喧响,思索间由颇多感触,便写下了这首诗。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禅趣的妙诗,全篇抓住嘉陵江水声展开构思。

  发端两句借大禹治水的传说写嘉陵江水声的由来。意思是说,大概由于大禹的神奇力量,他凿开险峻的山崖,使飞流急湍奔腾直泻,发出巨响。起笔即紧扣诗题,显得气势雄伟。

  诗的三、四两句写诗人夜宿出门店,由于水声的喧闹,通夜无法安寝。这两句一方面承接上文,进一步具体写出嘉陵江水声之大;另一方面又极自然地引发出下文对水性的议论。这是阐发禅理、表现禅趣的转折点。

  而五、六、七、八四句借水声与山石激荡出巨响的自然现象展开议论,颇含哲理。大意是说,水性本来是安静的,山石也不会发出声响,可是两者一激荡,竟发出惊雷一样的巨响,完全丧失了水石的本性。我们从这一自然现象中,可以悟出很深的禅理:人在社会中,应当以无念为宗,不取不舍,不染不著,任运自然,自在解脱,应当象水石一样保持安静和无声的本性,清静无为,也就具备了佛性。水石保持住本性就具备了佛性,人向自性中求取,保持住清静无为的本性,也就具备了佛性。韦应物这种思想带着很浓的消极成分,应予批判。不过,从这首诗中,却可看出韦应物禅学修养是很深的。

  诗的最后两句,表示自己写这首诗的目的是以此赠给深上人,彼此交流禅学心理,并对深上人彻悟物我之情的禅学修养无限向往。诗的结尾颇有意味,诗人提出了问题,但是自己并不去回答,而是把疑惑推给了老友,有一种故意责难的狡黠。另一方面传达了一种深奥的禅意,表达了诗人对于物性和人情的感悟。因为人的心性在遇到外物相激时,也会产生强烈反映,物性和人情本来就是相通的。我们不知道深上人是如何作答的,事实上,这个问题也不需要回答。这个结尾,写得既很切题,又留有余味,不失韦氏平淡有味的风格。▲

韦应物

韦应物

韦应物(生卒年不详),字义博,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官员、诗人,世称“韦苏州”“韦左司”“韦江州”。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猜您喜欢

和宣叔乞笋伽陀二颂 其二

黄庭坚黄庭坚 〔宋代〕

收夏筤,四月尾。雨斑斑,雷虺虺。茧栗幡,觳𧥆死。

数持来,勤老子。或遭骂,墙有耳。

勉吕之寿

丘葵丘葵 〔宋代〕

汎汎水中舟,有绋以丽维。荡荡人之情,有礼以执持。

武公年九十,犹思慎其仪。吾侪未耄老,盍亦相箴规。

云胡工诵说,志行乃有亏。此病当自省,所差只毫釐。

勉哉为己学,先民不我欺。

灵济桥语

释印肃释印肃 〔宋代〕

此渡若非桥,不放众生过。
过去现在佛,并西来达磨。
皆是接群迷。直指人这个。
如今人不知,颠倒成患祸。
坚执有为功,善恶争扬播。
学道不识心,所以尘不破。
若悟即本心,永劫无退堕。
说法非干舌,山河大地和。
行脚不曾移。举步无空过。
如斯妙性空,方与人担荷。
大用这无心,非福亦非祸。
於中无妄作,不异阿弥陀。
法界无别物,一菩提为座。
修桥布路为含灵,转凡成圣如行货。
游戏菩提谁得知,只恐迷情却放过。
大丈夫,莫放过,
提起眉毛来继和。大家拍手渡桥来,
方笑普庵只这个。咄,
开口全音只我闻,桃花含笑乱纷纷。
心非遍界真成妄,意净情忘法法真。

次韵郡僚樱桃之什

强至强至 〔宋代〕

人说樱桃美,谁知味特殊。
颗匀圆更好,色丽赏还须。
树树红攒夏,年年价满都。
畏风应早摘,宜日称晨敷。
血滴春鹃泪,胎含火齐珠。
透肌胜琥珀,爽口剧醍醐。
怒目睛全赤,妆唇点误粗。
爱擎宜翠笼,登进合银盂。
秀实期先荐,流莺莫漫图。
园林千百品,甘处后尘无。

花县霞觞八景为王明府赋 其二 灵洞桃花

李孙宸李孙宸 〔明代〕

蟠桃不可植,茫茫度索山。何似兹天台,灵洞辟人间。

桃花四运然,流水常潺潺。灵媛嘉良觌,手贻胡麻餐。

快哉仙灵居,长生安足言。

田园居之右辟小室曰耕雨醉题壁上

方岳方岳 〔宋代〕

南冈北冈鸣鹁鸠,高田低田俱怒流。
一蓑烟雨驾觳觫,老手犹在吾何忧。
灯火半生书作崇,几欲送穷穷不去。
吁嗟先生谁使汝,苦要革革换双屦。
如闻双屦得有辞,向来弃我君何之。
百无一成唯忍饥,胡不烂煮秋崖诗。
岁晚相期亦不恶,莫更将书累牛角。
并烦说似下邳侯,尔辈方当束高阁。

百丈和尚赞

释师观释师观 〔宋代〕

独坐大雄峰,宗通说亦通。
咄者老漆桶,不落有无中。

满江红 赠默庵(此下原有无号默说四字,据

李道纯李道纯 〔元代〕

默即说兮,这说处、元来有默。只默说便是,金丹秘诀。默识潜通为大要,声闻缘觉皆虚设。向说中、认得默之根,无生灭。会说底,非干舌。与默底,无差别。这默底宁如,说底亲切。若向不言中得趣,便于不默俱通彻。将默默、说说尽掀翻,天机泄。

五月一日过贵溪舟中苦热

杨万里杨万里 〔宋代〕

半月阴凉天气佳,今朝新暑不饶些。
一生怕热长逢热,千里还家未到家。
入却船来那得出,恰方日午几时斜。
劝君莫爱高官职,行路难时却怨嗟。

壬辰春雪

于石于石 〔宋代〕

和气胚胎斡化钧,胡然积雪拥柴门。
花梢冻压春无力,山骨晴销晓有痕。
阳壮谁令阴作梗,寒骄犹勒暖归根。
昌黎浪说丰年瑞,为瑞为灾未易言。
© 2023 好牛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