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樾〔清代〕
六经皆可注,不可注者诗。诗人化为土,千古存其辞。
其辞虽可读,其义不可思。即如谷风篇,云是弃妇为。
而妇见弃故,孔子不必知。今欲求其解,岂可空言治。
泾渭何所指,方舟何所施。必其家庭事,琐屑皆得之。
而后此诗义,明白无所疑。
俞樾
俞樾(1821-1907),字荫甫,自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人。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他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海内及日本、朝鲜等国向他求学者甚众,尊之为朴学大师。
二月朔日得诗二十六韵
王迈 〔宋代〕
【双调】清江引 苕溪
徐再思 〔元代〕
送客南迁
白居易 〔唐代〕
岁暮作
陆游 〔宋代〕
别句呈庚契呈高士
白玉蟾 〔宋代〕
题王顺伯秘书所藏兰亭修禊帖
袁说友 〔宋代〕
往年因读岳王传尝为之赋今过东林睹其遗像感
黄文雷 〔宋代〕
霅溪
陈舜俞 〔宋代〕
书定林院窗
王安石 〔宋代〕
玉虚洞其上有日月之象其旁有龙象之形
邓深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