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代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玄冥送残腊,青陆启祥烟。报祀礼既彻,绎燕开宾筵。
百蜡尚一泽,斯义古来然。况当献岁初,阳和普尧天。
芳辰逗嘉会,庆赏非流连。太学徵故事,赓和有遗编。
以吾一日长,言念聚星缘。清晨肃虚馆,寮友罗英贤。
馂馀饫神惠,骀荡分春妍。忘形露悃愊,涤虑谢纷缠。
盘有椒花献,杯有竹叶传。佐食增家酝,经费俭缗钱。
酢酬既有秩,度矱胥无愆。酒半出素帙,探韵续新篇。
载手祈康爵,既醉歌万年。缅怀皇祖时,人文此地偏。
大烹隆鼎养,衿佩集蝉联。列圣久熙洽,儒风不昭宣。
旷典幸兹在,风韵同后先。吾道有深羡,温饱非所怜。
君看解嘲人,默然守太玄。亦有广文者,坐客寒无毡。
其人虽往矣,其名犹著焉。浅薄诚滥叨,酹酒诸公前。
愿言各努力,策足步英躔。帝德何能报,沧海输涓涓。
稽首陈三雍,弦歌畅八埏。
河阳军节度、御史大夫乌公,为节度之三月,求士于从事之贤者。有荐石先生者。公曰:“先生何如?”曰:“先生居嵩、邙、瀍、谷之间,冬一裘,夏一葛,食朝夕,饭一盂,蔬一盘。人与之钱,则辞;请与出游,未尝以事免;劝之仕,不应。坐一室,左右图书。与之语道理,辨古今事当否,论人高下,事后当成败,若河决下流而东注;若驷马驾轻车就熟路,而王良、造父为之先后也;若烛照、数计而龟卜也。”大夫曰:“先生有以自老,无求于人,其肯为某来邪?”从事曰:“大夫文武忠孝,求士为国,不私于家。方今寇聚于恒,师还其疆,农不耕收,财粟殚亡。吾所处地,归输之涂,治法征谋,宜有所出。先生仁且勇。若以义请而强委重焉,其何说之辞?”于是撰书词,具马币,卜日以受使者,求先生之庐而请焉。
先生不告于妻子,不谋于朋友,冠带出见客,拜受书礼于门内。宵则沫浴,戒行李,载书册,问道所由,告行于常所来往。晨则毕至,张上东门外。酒三行,且起,有执爵而言者曰:“大夫真能以义取人,先生真能以道自任,决去就。为先生别。”又酌而祝曰:“凡去就出处何常,惟义之归。遂以为先生寿。”又酌而祝曰:“使大夫恒无变其初,无务富其家而饥其师,无甘受佞人而外敬正士,无昧于谄言,惟先生是听,以能有成功,保天子之宠命。”又祝曰:“使先生无图利于大夫而私便其身。”先生起拜祝辞曰:“敢不敬蚤夜以求从祝规。”于是东都之人士咸知大夫与先生果能相与以有成也。遂各为歌诗六韵,遣愈为之序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