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唐代〕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赞三十六祖颂
释印肃 〔宋代〕
无题三首
马廷鸾 〔宋代〕
泉州贡院举梁八咏
真德秀 〔宋代〕
复用前韵再呈博士黄冕仲
晁补之 〔宋代〕
腊月初三日虏人攻城以强弩射退获捷
赵万年 〔宋代〕
赠赵师秀
徐玑 〔宋代〕
和赵周锡制干峡中韵四首
袁说友 〔宋代〕
捣练子·说金翁
侯善渊 〔元代〕
游仙二首 其一
桑悦 〔明代〕
月朔衣文绣,长夜游禁苑。列宿吐微铓,乘昏造虚馆。
琼楼足清寒,欲进更蹇蹇。闻说九霄上,皓魄四时满。
黄文邀我游,兰路肃吹管。何愁失照灼,弦望谅不远。
时去莫我留,更尽更展转。
次韵弟茝怀归
陈著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