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唐代〕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题李唐牧牛图四首 其三
刘崧 〔元代〕
日夕山气昏,独归愁路远。犹恋草青青,迟回下前阪。
舞鹤亭歌
真德秀 〔宋代〕
题金山妙高堂
杨万里 〔宋代〕
和高与权
戴复古 〔宋代〕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释正觉 〔宋代〕
寄弟衮
陈襄 〔宋代〕
送何同叔赴湖南漕
彭龟年 〔宋代〕
赏梅游中塘分韵得影字呈水心
戴栩 〔宋代〕
复用前韵呈明略鸡肋集卷十四
晁补之 〔宋代〕
次韵刘泾见寄
苏辙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