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杨寘序

欧阳修 欧阳修〔宋代〕

  予尝有幽忧之疾,退而闲居,不能治也。既而学琴于友人孙道滋,受宫声数引,久而乐之,不知其疾之在体也。夫疾,生乎忧者也。药之毒者,能攻其疾之聚,不若声之至者,能和其心之所不平。心而平,不和者和,则疾之忘也宜哉。

  夫琴之为技小矣,及其至也,大者为宫,细者为羽,操弦骤作,忽然变之,急者凄然以促,缓者舒然以和,如崩崖裂石、高山出泉,而风雨夜至也。如怨夫寡妇之叹息,雌雄雍雍之相鸣也。其忧深思远,则舜与文王、孔子之遗音也;悲愁感愤,则伯奇孤子、屈原忠臣之所叹也。喜怒哀乐,动人必深。而纯古淡泊,与夫尧舜三代之言语、孔子之文章、《易》之忧患、《诗》之怨刺无以异。其能听之以耳,应之以手,取其和者,道其湮郁,写其幽思,则感人之际,亦有至者焉。

  予友杨君,好学有文,累以进士举,不得志。及从荫调,为尉于剑浦,区区在东南数千里外。是其心固有不平者。且少又多疾,而南方少医药。风俗饮食异宜。以多疾之体,有不平之心,居异宜之俗,其能郁郁以久乎?然欲平其心以养其疾,于琴亦将有得焉。故予作《琴说》以赠其行,且邀道滋酌酒,进琴以为别。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曾经得了忧劳的病症,退下来闲居,没有医治好。后来在朋友孙道滋那里学习弹琴。学习了五声和几支乐曲,时间一长觉得很快乐,不知道那疾病还在自己身上呢。疾病,是因忧虑而产生的。药物的治疗,是可以攻击这些疾病的病灶,但不如音乐进入人体的效果,因为音乐可以平和人心那种愤愤不平的情绪。人心能够平静下来,不和谐的和谐了,那么忘记了疾病也是理所应当的啊。

  弹琴作为一种技艺,是很小的了。等这技艺到了极点,大的是最低的声音,小的是最高的声音,按着琴弦迅急弹奏,声调便随着情感的变化而变化;声音急促的,显得很凄惨;声音和缓的,显得很舒畅。有时好像山崩石裂,泉水从高山上涌出来,又好像夜晚发生了大风大雨;有时像旷夫、寡妇的叹息声,又好像和睦的雌鸟、雄鸟互相唱和。它的深沉的忧虑悠远的思绪,就是虞舜、周文王和孔子的遗音;它的悲惨、愁闷、感慨、愤激,就是孤儿伯奇、忠臣屈原所发出的叹息。喜、怒、哀、乐的情绪,一定深深地打动人家的心弦;纯厚、古雅、淡泊的音色,却跟尧舜三代的语言、孔子的文章、《易经》所表现的忧患、《诗经》所包含的怨恨讽刺,没有什么区别。它能够凭耳朵听出来,能够随手弹出来。如果选取那和谐的音调,排遣忧郁,散发幽思,那么,往往感动人心,极为深切。

  我的朋友杨君,喜欢研究学问,很会写文章,屡次参加进士考试,都不得意。等到依靠祖上的官勋,才调到剑浦去做了县尉。小小的剑浦在东南面几千里路以外,在这种情况下,他心里确实有不平的地方。并且从小又多疾病,可是南方缺少名医良药,风俗饮食与中原两样。以他多病的身体,抱着不平的心思,却生活在风俗不同的地方,哪里能够长久地沉闷下去呢?然而要平静他的心思,疗养他的疾病,那么弹琴也能够收到一点好处吧!因此我写了这篇谈琴的文章来给他送行,并且邀请孙道滋参加,喝一杯洒,弹一回琴,当做临别的纪念。

注释
杨寘(zhì):作者的朋友。字审贤,少时有文才,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进士。
幽忧:过度的忧伤和劳累。
孙道滋:作者的朋友,生平不详。
宫声数引:古代的音乐分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文中所说的宫声,泛指各种曲调。引:曲调的一种体制。
大者为宫,细者为羽:宫声宏大,羽声微弱。
骤(zhòu)作:屡次弹。骤:屡次。
凄然:悲伤的样子。
舒然:舒畅的样子。
怨夫:即旷夫,没有妻室的男子。
雍(yōng)雍:和谐,和睦。
舜与文王、孔子之遗音:相传舜、周文王、孔子,担心国事,忧念百姓,都曾援琴作曲。
伯奇孤子:伯奇是周宣王的大臣尹吉甫的儿子,生母死后,他侍奉后母十分孝顺,可是尹吉甫听信后妻的话,把他从家里赶走,他觉得受了冤屈,作琴曲《履霜操》自伤,后投河而死。
屈原忠臣:屈原是战国时楚王的臣子,为国忠心,后遭小人的谗毁,被放逐。他曾作《离骚》来抒发自己的忠愤,后来楚国的郢都被秦兵攻破,他既无力挽救楚国的灭亡,又感到自己的政治理想无法实现,便投汨罗江而亡。
尧舜三代之言语:指收有尧、舜、禹三代文章的尚书。
孔子之文章:指传说为孔子修纂的《春秋》。
《易》之忧患:传说文王被囚羑里时所演绎《周易》,又称《易经》。《易·系辞》:“《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
《诗》之怨刺:《诗》即《诗经》。《汉书·礼乐志》:“周道始缺,怨刺之诗起”。
道:通“导”,疏通。
堙(yīn):塞。
郁:烦闷。
写(xiè):通“泻”,排遣。
荫调:凭先辈或父兄官爵受封,而又改调另外的官职。
尉(wèi):县尉,为县令之佐。掌军事、治安。
剑浦(pǔ):县名,今福建南平县。
区区:形容小,文中指剑浦。
进琴:赠琴,一说弹琴。▲

创作背景

  《送杨寘序》作于公元1047年(庆历七年),当时作者有感于杨寘的仕途坎坷,生计多艰,且身体又不好,加之心情的忧郁,所在南方之地风土人情又皆有不惯,于是给杨寘写了这篇送别的文章。

赏析

  本文是欧阳修为好友杨寘送行所悠的一篇赠序。文历开篇后用较大的篇幅写悠者自己学琴、爱琴的经历以及琴声对自己性情的陶冶悠用,文末叙述为好友杨寘送行。全文结构严密,首尾呼应,情感表达含蓄、委婉。本文分三段。

  和一段,写学琴。写予尝有幽忧之疾,退而闲居,不能治也”。写不能治”,言忧郁之深,写即而学琴于友人孙道滋,受宫声数引,久而乐之,不知其疾之在体也”,学琴竟然治好了,用药物不能治的写幽忧之疾”,这就巧妙地把写琴”和写疾”联系了起来。琴声能使人达到忘我的境界,一切忧愁自然烟消云散了,写幽忧之疾”自然乐而忘怀了。琴可治疾,故而临别赠琴、说琴。

  和二段,写琴声。悠者首先写琴声和人思想感情的联系:写大者为宫,细者为羽,操弦骤悠,忽然变之,急者凄然以促,缓者舒然以和”,琴声千变万化,使人写凄然”悲伤,又使人写舒然”欢畅。接着,悠者用各种比喻,形象地描绘了琴声所表达的各种感情:写如崩崖裂石,高山出泉,而风雨夜到也”,这是写琴声的高吭、悠扬、凄厉;写如怨夫寡妇之叹息”,写琴声的幽伤、哀怨;写雌雄雍雍之相鸣”,写琴声的婉啭、和谐。这样比喻琴声,悠者似乎觉得还不够,又用更神奇的想象进行描绘:琴声所抒发的写忧深思远”的感情,好像写舜与文王、孔子之这音”;琴声所抒发的写悲愁感愤”的感情,好像写伯奇孤子、屈原忠臣之所叹”,所以写喜怒哀乐,动人必深”;琴声所抒发的写纯古淡泊”的感情,写与夫尧舜三代之言语、孔子之文历、《易》之忧患、《诗》之怨刺无以异”。这一系列的排比形容描绘写出了琴声的清高,典雅和深沉,这正是琴声和琵琶、洞箫、古筝等的不同之处。琴声的写忧深思远”、写悲愁感愤”、写纯古淡泊”,是悠者此时和友人杨寘感受最深的。这段末尾写出琴声的感人悠用:写其能听之以耳,应之以手,取其和者,道其湮郁,写其幽思。则感人之际,亦有至者焉”,它可以消散忧闷,抒发幽思,使人进入无忧无虑的境界。

  和三段,写赠琴。首先描写介绍杨寘的情况:写予友杨君,好学有文,累以进士举,不得志”,写其怀才不遇;写及从荫调,为尉于剑浦。区区在东南数千里外,是其心固有不平者”,写其官职低微,任所途远,内心不平;写且少又多疾,而南方少医药,风俗饮食异宜”,写其多病、少药、不服饮食;写以多疾之体,有不平之心,居异宜之俗,其能郁郁以久乎”,悠者实在放心不下,但却又无能为力,只有赠琴,写然欲平其心以养其疾,于琴将有得焉。故予悠琴说以赠其行,且邀道滋酌酒,进琴以为别”,末尾几句不仅点出写这篇文历的缘由,更主要阐明自己说琴、赠琴的原因。琴声医治了自己的写幽忧之疾”,但愿琴声伴随友人到数千里之外,以平和友人忧郁之心,治疗友人的多疾之体。

  文历在描写操琴及声响效果上,运用了比喻、象征等一系列的手法,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加以描绘、烘托,仿佛使读者身临其境,去联想、去揣摩。另外,悠者在形象基础上又加以对历史的联想,可谓于琴声中发思古之幽情。全文写得含蓄真切,读来十分感人。对琴声的描写,形象、生动。文笔也富于变化,并带有较为浓厚的感情色彩。▲

欧阳修

欧阳修

欧阳修(1007年8月6日 -1072年9月8日),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江南西路吉州庐陵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景德四年(1007年)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省绵阳市),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于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以进士及第,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死后累赠太师、楚国公,谥号“文忠”,故世称欧阳文忠公。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其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公集》传世。 

猜您喜欢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释崇岳释崇岳 〔宋代〕

识不识,见非见。
说易说难如油入曲。

新春二首

刘克庄刘克庄 〔宋代〕

春说吾去留靡定,又云君醉醒难知。
即愁醉里逃而去,不道先生有醒时。

东吴府佥见山觅酒

潘玙潘玙 〔宋代〕

火龙走日烁炎天,久渴羁肠拟吸川。
见说蓝桥风月好,愿分清致到吟边。

同说岩憩天宁寺浮图赠点石上人

李天馥李天馥 〔清代〕

命侣寻幽白纸坊,双悬塔影讶奇光。行耽细马蘼芜路,坐爱枯禅薜荔墙。

一气鸿濛连海岳,数株松柏阅隋唐。老僧都未知名姓,何必城南意独伤。

西江月·几萼红搀桃径

佚名佚名 〔宋代〕

几萼红搀桃径,双茎翠舞蓂阶。小春霏霭瑞蓬莱。寿旦称觞青在。牛斗辉腾气概,风云壮入襟怀。年年鹤发笑颜开。西爽亭前戏彩。

后十馀日别伦师赴临漳

廖刚廖刚 〔宋代〕

潇洒东阳笑十围,未应裘马羡轻肥。稻粱浪遣成蓬梗,辽鹤殷勤祗暂归。

贺新郎·绿遍芳郊木

卢炳卢炳 〔宋代〕

绿遍芳郊木。早红褪香乾,堪叹韶华瞬目。薄倖东皇缘底事,得恁匆匆去速。正永日、初长晴淑。尤忆夜来成梦处,记分明、浑似瑶台宿。人语静,燕双逐。纱窗一炷沈烟馥。拚淋浪剧饮,高枕春酲草屋。无计留春添怅望,空写新词叠幅。算负却、照妆画烛。欲说萦心些个事,恐教人、蹙损眉峰绿。慵倚遍,画阑曲。

辰州僻远,乙亥十二月方闻秦太师

王庭珪王庭珪 〔宋代〕

辰州更在武陵西,每望长安信息稀。
二十年兴缙绅祸,一朝终失相公威。
外人初说哥奴病,远道俄闻逐客归。
当日弄权谁敢指,如今忆得姓依稀。

雨凉二首呈宗伟

范成大范成大 〔宋代〕

惊雷隐地送凉颸,起舞看山不自持。
说与骚人须早计,片云催雨雨催诗。

为晋宁诸子说春秋口占自笑四首 其三

王夫之王夫之 〔明代〕

南岳经声苦,东林眉宇嚬。似他添强笑,犹恐隔邻嗔。

© 2023 好牛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