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枝六首 其二 通州道中作至元四年春

宋褧 宋褧〔元代〕

夹道青青到凤城。一般飞絮两般情。离筵见处泣相送,归鞍扑著喜相迎。

宋褧

宋褧

宋褧(1294-1346), 字显夫,大都宛平(今属北京市)人。泰定元年(1324)进士,授秘书监校书即,改翰林编修。后至元三年(1337)累官监察御史,出佥山南宪,改西台都事,入为翰林待制,迁国子司业,擢翰林直学士,兼经筵讲官。卒赠范阳郡侯,谥文清。著有《燕石集》。延佑中,挟其所作诗歌,从其兄本(字诚夫)入京师,受到元明善、张养浩、蔡文渊、王士熙方等学者的慰荐。至治元年(1321),兄诚夫登进士第一,后三年(1324)显夫亦擢第,出于曹元用、虞集、孛术鲁翀之门,时士论荣之。

猜您喜欢

四怨三愁五情诗十二首。一愁

曹邺曹邺 〔唐代〕

远梦如水急,白发如草新。归期待春至,春至还送人。

清平乐 夜宿奉先,与宗人明道谈天坛胜游,

元好问元好问 〔金朝〕

中元日,藏金华丹经於天坛石室。中兴乱后人得之,字画如洛神赋,缣素亦不烂坏。予於山阳一相识家尝见之丹书碧字。细说金华事。试问谁边堪举似。除却青莲居士。胎仙八表冷风。争教低首樊笼。梦里云装烟驾,倚天坛影西东。

宿囊山怀坚师

林泳林泳 〔宋代〕

伏虎岩头向上层,袈裟几度忆同登。
薜荔石屋应无恙,风雨谁明彻夜灯。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师说

韩愈韩愈 〔唐代〕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赠阎德夫参议

曾几曾几 〔宋代〕

阎公才气人无敌,列星官曹声藉藉。
青云垂上却回头,笑说乡邦富泉石。
问君功业男儿事,禹重寸阴轻尺璧。
及身强健不勉旃,汲汲东皋恐非策。
答云种木须十年,种得成阴已头白。
是以江滨五亩园,拄杖芒鞋日经画。
即今台榭数十处,花竹谁能计千百。
是中便足了一生,颇觉轩裳总无益。
我闻此语为惊叹,耆境之间真迫窄。
元无三径可就荒,乃知贫过陶彭泽。
想君舒啸东皋上,不但渊明心莫逆。
神交又得王无功,一饭何尝留俗客。
未妨献纳云台表,著绣昼行寻履迹。
会当称是好林塘,门对诸峰一区宅。

和高与权

戴复古戴复古 〔宋代〕

相逢休说昧平生,高适能诗久擅名。
欲课荒芜来入社,羞将老丑对倾城。
近来客里仍多病,强向花前举一觥。
乐极自伤头白早,樽前知我孟云卿。

青骢白马

胡应麟胡应麟 〔明代〕

青骢白马娇成群,往来蹀躞如浮云。系马高楼石城下,三百青铜莫论价。

七香炯炯并马行,卢家少妇车相迎。郁金堂前双紫燕,白马青骢暮相见。

静夜

晁说之晁说之 〔宋代〕

此身飘荡久,静夜得幽情。
月色随窗尽,泉声到枕轻。
老夫方读易,稚子莫谈兵。
似说归期近,嵩阳学自耕。

次韵韩毅伯别许宣教

王炎王炎 〔宋代〕

自说羁怀老更慵,淮山入梦碧丛丛。
一尊醽醁人将别,三叠阳关曲易终。
此去若无鸿雁信,相望未免马牛风。
耘云钓月平生事,我亦谋归古歙中。

清平乐 题郭思诚山居

许有壬许有壬 〔元代〕

西岩仙老。身在蓬莱岛。竹月松云尘不到。况有清风自扫。霜溪浅碧摇沙。烟村落照明霞。说与门前鸥鹭,仙家又是渔家。
© 2023 好牛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