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苏幕遮·草

梅尧臣 梅尧臣〔宋代〕

露堤平,烟墅杳。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独有庾郎年最少。窣地春袍,嫩色宜相照。
接长亭,迷远道。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堤坝上的绿草含水带露,远处的房屋在如烟春色的掩映下若隐若现。雨后天色变晴,江水开阔,到处都是萋萋的芳草。离乡宦游的才子年少成名,他穿上拂地的青色章服,衣服颜色与嫩绿的草色互相映衬,十分相宜。
芳草把路边一个又一个的长亭连接起来,使得远道凄迷。那萋萋的芳草,仿佛是在埋怨宦游的王孙公子已经忘记了归期。眼看梨花落尽,春天马上又要过去了。日光渐暗,暮霭沉沉,那翠绿的春草也似乎变得苍老了。

注释
苏幕遮:唐教坊曲名,来自西域。后用为词牌名。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四仄韵。
墅:田庐、圃墅。杳:幽暗,深远,看不到踪影。
萋萋:形容草生长茂盛。
庾郎年最少:庾郎本指庾信。庾信是南朝梁代文士,使魏被留,被迫仕于北朝。庾信留魏时已经四十二岁,当然不能算“年最少”,但他得名甚早,“年十五,侍梁东宫讲读”(《庾开府集序》)。这里借指一般离乡宦游的才子。
窣(sū)地:拂地,拖地。窣:拂,甩动。窣地春袍:指踏上仕途,穿起拂地的青色章服。宋代六、七品服绿,八、九品服青。刚释褐入仕的年轻官员,一般都是穿青袍。春袍、青袍,实为一物,用这里主要是形容宦游少年的英俊风貌。
嫩色宜相照:指嫩绿的草色与袍色互相辉映,显得十分相宜。
长亭:古路旁亭舍,常用作饯别处。《白孔六帖》卷九有“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一切经音义》有“汉家因秦十里一亭。亭,留也”。
王孙:贵族公子。
落尽梨花春又了:化用李贺《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三月》诗句:“曲水飘香去不归,梨花落尽成秋苑。”▲

鉴赏

  宋沈义父云:“咏物词,最忌说出题字。”(《乐府指迷》)这首咏草词虽不着一“草”字,却用环境、形象、神态的描绘,将春草写得形神俱备。词中,上片以绮丽之笔,突出雨后青草之美;下片以凄迷之调,突出青草有情,却反落入苍凉之境。

  上片起首两句写长堤上绿草平整、露光闪烁;远处的别墅如烟绿草掩映下若隐若现。接下来一句总写芳草萋萋。“雨后江天晓”,是用特定的最佳环境来点染春草的精神,通过雨后万物澄澈、江天开阔的明媚物象,活画出浓郁的春意和蓬勃的生机,为下文“少年”的出场作铺垫。“独有庾郎年最少”三句,由物及人,由景入意。“庾郎”本指庾信。庾信是南朝梁代文士,使魏被留,被迫仕于北朝。庾信留魏时已经四十二岁,当然不能算“年最少”,但他得名甚早,“年十五,侍梁东宫讲读”(《庾开府集序》)。这里借指一般离乡宦游的才子。“窣地春袍”,指踏上仕途,穿起拂地的青色章服。宋代六、七品服绿,八、九品服青。刚释褐入仕的年轻官员,一般都是穿青袍。春袍、青袍,实为一物,用这里主要是形容宦游少年的英俊风貌。“嫩色宜相照”,指嫩绿的草色与袍色互相辉映,显得十分相宜。以上,作者描摹出春草的芊绵可爱,用遍地春草映衬出宦游少年的春风得意。

  词的下片转而抒写宦游少年春尽思归的情怀。过片二句化用李白《菩萨蛮》词末二句“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之意。接下来两句,词人流露出对宦海浮沉的厌倦,用自怨自艾的语调表达了强烈的归思。“落尽梨花春又了”,化用李贺《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三月》诗句:“曲水飘香去不归,梨花落尽成秋苑。”以自然界春色的匆匆归去,暗示自己仕途上的春天正消逝。结拍两句渲染了残春的迟暮景象。

  “老”字与上片“嫩”字遥相呼应。于春草的由“嫩”变“老”之中,暗寓伤春之意,而这也正好是词人嗟老、倦游心情的深刻写照。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七云:“梅圣俞欧阳公座,有以林逋词‘金谷年年,乱生春色淮为主’为美者,圣俞因别为《苏幕遮》一阕云云。欧公击节赏之。” ▲

创作背景

  关于此词的本事,宋代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七《乐府·咏草词》云:“梅圣俞在欧阳公座,有以林逋《草词》‘金谷年年,乱生青草谁为主’为美者。圣俞因别为《苏幕遮》一阕云云,欧公击节赏之。”

简析

  此词上片以绮丽之笔,突出雨后青草之美;下片以凄迷之调,突出青草有情,却反落入苍凉之境。全词通过上下片的对照,抒发了词人惜草、惜春的情怀,寄寓了他的身世之感,虽不着一“草”字,却用环境、形象、神态的描绘,将春草写得形神俱备,形象鲜明突出,意境深远含蓄,耐人寻味。

梅尧臣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猜您喜欢

大隋山

王灼王灼 〔宋代〕

天彭对峙辟两门,群山左右争骏奔。金城中间作几案,大隋踞坐何其尊。

境胜地灵谁敢宅,古佛来自东家村。结茅三间初未暇,一庵聊寄枯木根。

缁徒骈拥助薪水,王侯渐次迂华轩。玩月峰深崇栋宇,瀑布岩冷清心魂。

至今西南推望刹,十世说法云仍孙。病夫垂老寡所嗜,独于要妙欲细论。

当时戏出随他语,坐断报化转乾坤。迩来衲子多异解,白玉面上加瘢痕。

山蔬煮饼姑恣饱,云气漠漠连黄昏。空堂附火耿不寐,听彻猿鸟迎朝暾。

赋四相诗·门下侍郎平章事王缙

皇甫澈皇甫澈 〔唐代〕

舟楫济巨川,山河资秀气。服膺究儒业,屈指取高位。
北征戮骄悍,东守辑携贰。论道致巍巍,持衡无事事。
知己不易遇,宰相固有器。瞻事华壁中,来者谁其嗣。

赠文叔良

王粲王粲 〔两汉〕

翩翩者鸿。
率彼江滨。
君子于征。
爰聘西邻。
临此洪渚。
伊思梁岷。
尔行孔邈。
如何忽勤。
君子敬始。
慎尔所主。
谋言必贤。
错说申辅。
延陵有作。
侨肸是与。
先民遗迹。
来世之矩。
既慎尔主。
亦迪知几。
探情以华。
覩着知微。
视明听聪。
靡事不惟。
董褐荷名。
胡宁不师。
众不可盖。
无尚我言。
梧宫致辩。
齐楚构患。
成功有要。
在众思欢。
人之多忌。
掩之实难。
瞻彼黑水。
滔滔其流。
江汉有卷。
允来厥休。
二邦若否。
职汝之由。
缅彼行人。
鲜克弗留。
尚哉君子。
异于他仇。
人谁不勤。
无厚我忧。
惟诗作赠。
敢咏在舟。

步蟾宫·蓂开四叶祥光发

佚名佚名 〔宋代〕

蓂开四叶祥光发。又还是、清和时节。昴星呈瑞夜来明,庆此日、挺生英杰。少年玉树神清澈。未说到、龟龄鹤发。愿言鹗荐早蜚声,任丹桂、一枝高折。

步蟾宫 庆友人四月初四

佚名佚名 〔宋代〕

蓂开四叶祥光发。又还是、清和时节。昴星呈瑞夜来明,庆此日、挺生英杰。

少年玉树神清澈。未说到、龟龄鹤发。愿言鹗荐早蜚声,任丹桂、一枝高折。

琴鹤二诗送贾治安同知 其一

王冕王冕 〔元代〕

猗猗绿绮琴,中秘云和音。
一弹动鸣玉,再弹锵南金。
翩翩玄鹤舞,幽幽孤凤鸣。
嗟哉尘俗耳,折扬听哇淫。
淳源日凋谢,谁识雅与南?愿更南风奏,以慰斯民心。

后天易吟三十首 其七

方回方回 〔元代〕

兑泽何言说,秋成看水田。黄云万万顷,滋润作丰年。

再和韵上石塘吴

王奕王奕 〔元代〕

人心六籍未尝焚,千古师存道亦存。
见说汶阳官路口,几年鞍马上君门。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释崇岳释崇岳 〔宋代〕

年去年来贫复贫,祖师抬脚重千斤。
愁人莫向愁人说,说向愁人愁杀人。

婆罗门引·赋赵相宅红梨花

张之翰张之翰 〔元代〕

冰姿玉骨,东风著意换天真。软红妆束全新。好在调脂纤手,满脸试轻匀。为洗妆来晚,便带微嗔。
香肌麝薰。直羞煞海棠春。不殢数卮芳酒,谁慰黄昏。只愁睡醒,悄不见惜花贤主人。枝上雨、都是啼痕。
© 2023 好牛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