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海榴花开白日长,绣屏十二云锦张。沉沉午漏下初刻,搔头不整慵来妆。
一姬南面金缕裳,两姬夹侍相颉颃。颀然围坐看儿戏,斑管雕弧堆象床。
三姬鼎足如雁行,玉阶随步鸣双珰。以口抚婴爱入骨,笑语彷佛闻昭阳。
一姬下坐收锦裆,洗儿自与浇兰汤。娟娟秀若化生子,银盆水煖芙蓉香。
一姬转盻殊未央,拭巾在手明吴霜。小鬟两两意閒适,纨扇不动薰风凉。
苕溪画史推钱郎,柔思独步丹青场。摩挲旧本岂易得,流传远自清晖堂。
才人不说顾长康,鉴赏欲博千金强。《螽斯》、《麟趾》尚可作,为君击节歌周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