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群山飞翠六平峰,琳馆依稀第几重。心远独随云鹤去,机闲应共羽人逢。
三花影落坛边树,五粒春飘石上松。借问仙源在何处,白云迷却往来踪。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挽曾原伯大卿 其一
孙应时 〔宋代〕
世岂无全德,今犹见古人。大圭非刻画,天醴自清醇。
未说功名地,犹令宇宙春。苍茫何处觅,丹素岂精神。
题九灵山房图(戴叔能读书处,时避地明州)
爱理沙 〔元代〕
夜坐听沅江水声二首 其一
王庭圭 〔宋代〕
雨过风林生夜清,坐邀明月正关情。渔童酒醒莫吹笛,要听一江秋浪声。
辇下曲
戴埴 〔宋代〕
七和
刘克庄 〔宋代〕
满庭芳 赠广陵镇散人
王处一 〔金朝〕
贺新郎·绿遍芳郊木
卢炳 〔宋代〕
礼席致语
姚勉 〔宋代〕
寄题胡穑斋盆池
裘万顷 〔宋代〕
金人捧露盘
张元干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