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两汉〕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
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史记》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长,生于龙门(西汉夏阳、即今陕西省韩城市,另说今山西省河津市),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四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敬题濂溪先生书堂二首
柴中行 〔宋代〕
惜黄花·大仙师父
王哲 〔金朝〕
宫人入道(明月,宫女名)
徐渭 〔明代〕
和蔡肇慎思说家山之胜用其语得诗
邓忠臣 〔宋代〕
送深书记
释慧空 〔宋代〕
又同饮李太史宅时太史尊人孝廉在坐
温纯 〔明代〕
郊行几度驻江干,江上多君赋考槃。苍翠松姿春不老,蔚蓝山色夏犹寒。
开尊重引探奇兴,投辖还兼舞綵欢。共向隆中占象纬,弓旌行指卧龙滩。
踏莎行·惊秋
明代·刘淑 〔明代〕
和杨应宁宪副咏雪诗荅翟少参
朱诚泳 〔明代〕
调得新声好自弹,雪车冰柱逼人寒。薇垣有客能相和,一曲空传下里难。
秋兴
张昱 〔元代〕
晚出国门以畏热自艮山门出始见稻田际天
项安世 〔宋代〕
路转东门五里塘,夹塘寒水绿泱泱。平生枉踏湖洲市,不悟田间有此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