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湘西雪连日,荒寒发明鲜。谁持华藏界,堕我宴坐边。
遥知毗耶老,薝卜开满前。想见散华女,笑颊微涡旋。
不受禅律缚,尚遭富贵缠。游戏翰墨中,骨清耸诗肩。
白灰红麒麟,玉液黄金然。醉眼艳秋水,落笔驱云烟。
放意吐秀句,与雪争清妍。我诗出寒饿,苦语秋蛩煎。
定作笑拊掌,望空须一掀。
钟山对吾户,春晓开烟鬟。白云峰顶泉,绀碧生微澜。
经年未一酌,对客愧在颜。两翁亦超放,瘦策容跻攀。
大千寄一瞬,境静情亦闲。是时天惨憺,佳处多遗删。
立谈共嘲谑,豪气破天悭。临川冰玉清,风流继东山。
兹游适所愿,但恨无弓弯。东阳丘壑姿,痴绝胆亦顽。
孤坐巉绝处,掉头不肯还。天风吹笑语,响落千岩间。
归来数清境,但觉毛骨寒。从君乞秀句,端为刻斓斑。
翰墨场中见奇杰,行书半杂欧与薛。此诗押韵如射雕,应弦而落人惊绝。
词惟达意非有作,公虽不怪傍人愕。嗟余平生事苦吟,吟笔今真为公阁。
涣然成文自湍走,如水与风初邂后。颀然绿发映华裾,人间此客何从有。
我诵此生真一寄,禅林枝稳容栖止。敢将丑恶酬绝倡,狗尾续貂堪笑耳。
坡谷渊源有风格,光芒万丈馀五色。吾闻龙蛇所由生,必也深山并大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