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攽

刘攽

刘攽bān(1023~1089)北宋史学家,刘敞之弟。字贡夫,一作贡父、赣父,号公非。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生平

  刘攽生于宋真宗乾兴元年,卒于哲宗元祐三年,年六十七岁。出自诗书世家,祖父刘式,南唐时举进士,入宋后,官至刑部郎中。父亲刘立之与叔伯四人俱举进士。

  刘攽与兄敞同举仁宗庆历六年(1046)进士。历仕州县二十年,始为国子监直讲。熙宁中(1072),判尚书考功,同知太常礼院。因考试开封举人时与同院官争执,为御史所劾;又因致书王安石,论新法不便,贬泰州通判迁知曹州。曹州为盗区,重法不能止;攽为治尚宽平,盗亦衰息。迁京东转运使,知兖、亳二州。吴居厚代京东转运使,奉行新法,追咎攽在职废弛,贬监衡州盐仓。哲宗即位,起居襄州,入为秘书少监,以疾求知蔡州。在蔡数月,召拜中书舍人。元祐四年卒。攽为人疏隽,不修威仪,喜谐谑,数招怨悔,终不能改。

  刘攽邃于史学,与司马光同修《资治通鉴》,专职汉史,作《东汉刊误》,为人称诵。 刘攽、刘敞与敞之子刘世奉尝合著《汉书标注》,世称三人为“墨庄三刘”。“墨庄刘氏”被奉为古代家庭教育典范。刘氏卒后,家中除藏书千卷外别无财产。其妻指藏书对子女曰:此乃“墨庄”,将诗书作为家产教子女传承。 ▲

著述名录

  刘攽学识渊博,与兄刘敞齐名。欧阳修称其“辞学优赡”、“记问该博”。苏轼在草拟刘敛任中书舍人的制书中称赞他“能读坟典丘索之书,习知汉魏晋唐之故”。刘攽著作极为丰富,除了《资治通鉴》外,自己独立完成的著作还有100卷。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史学著作有《东汉刊误》4卷、《汉宫仪》3卷、《经史新义》7卷,《五代春秋》15卷、《内传国语》20卷等多种。刘攽也是宋朝的著名诗人和文章大家。他的诗歌风格较为生动,与欧阳修的风格有相似之处。他的文章更受到同时代的曾巩和后来的朱熹等人的高度评价。他的诗文由后人结集汇编成《彭城集》40卷。又著有《公非集》六十卷,《文献通考》及《文选类林》、《中山诗话》等,并行于世。 ▲
作者《刘攽》的诗文

上清宫花木自夏及秋相续

刘攽刘攽 〔宋代〕

信此神仙地,经时玩物华。残红未零落,暗紫续矜夸。

扫石分文绣,开林碎晚霞。秋风兰菊茂,此去有黄花。

挽王正仲母永寿太君 其二

刘攽刘攽 〔宋代〕

平日南陔养,诸公为美谈。儿啼因戏綵,羹遗复调甘。

盛事一知十,修龄百与三。青乌传吉卜,乔木蔼相参。

和罗著作渔翁

刘攽刘攽 〔宋代〕

渔翁结网求鱼子,得鱼满船心始喜。岂知陂池水不深,但有鲲鲕少鲂鲤。

渔翁结网安得疏,渔翁用力常有馀。心疑他人得厚味,满眼看来池无鱼。

古来任公不如此,期年得鱼雄浙水。龙伯国人连六鳌,二山漂流不能止。

由来万事不同调,说似渔翁翁必笑。

雨后向景亭

刘攽刘攽 〔宋代〕

春泥软熟步成黏,水外风光一顿添。境为偶来生喜色,情缘久住失憎嫌。

黄鹂惯习沙鸥野,古木粗疏径草纤。更向樽中得真趣,天然柔旨不因甜。

寻王深甫值其不在归寄此诗

刘攽刘攽 〔宋代〕

几日欲出门,适此天和柔。邦人皆异情,我忆从君游。

僻居正穷巷,冰水相交流。旁舍代应问,檐鸟声啁啾。

士贫难自高,柴水劳深谋。昂藏尘世间,何异川上鸥。

我能乘兴来,不能兴尽留。清谈无由接,竟夕心悠悠。

黄橙寄黄翁

刘攽刘攽 〔宋代〕

江南碧树映霜秋,丹实清香破客愁。常恨忌辛消俗口,为评蠲愤诧齐州。

灵壁张氏园亭二首 其一

刘攽刘攽 〔宋代〕

落帆杨柳渚,步屧松竹园。丛石千岩秀,凉风万叶翻。

主人昔傲吏,燕翼此衡门。略看题诗客,空令悲九原。

许真君祠

刘攽刘攽 〔宋代〕

旧怪神仙事,燕齐得浪传。丹青此堂上,想像为依然。

次韵酬姚都官时会堂见寄

刘攽刘攽 〔宋代〕

百里昆冈半草莱,画梁危栋一朝开。清川去水萦回渚,乔木浓阴映绿苔。

子献人琴俱不幸,武侯营垒信奇才。断鸿牢落情愁绝,闻笛那堪赋七哀。

雨后回文

刘攽刘攽 〔宋代〕

绿水池光冷,青苔砌色寒。竹幽啼鸟乱,庭暗落花残。

© 2023 好牛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