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若水〔明代〕
飞云渺渺来空洞,洞口桃花虚映红。瑶笛长吹千里月,霓裳轻飏五铢风。
玉堂回首即天府,黄石归来是赤松。静啸空山人不见,石楼烟袅麻姑峰。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寄师文二首
陈造 〔宋代〕
往桐城会傅侍郎葬次苏教思恭韵
陈宓 〔宋代〕
醉蓬莱·有擎天一柱
李曾伯 〔宋代〕
何夫子拜命元揆诗以趣装 其一
邝露 〔明代〕
烨烨玄岩咏紫芝,蒲轮前队引非氂。七闽虎变雄三户,百粤鹰扬载六师。
砌荚尚依唐日月,宫槐重睹汉威仪。十年辛苦调元老,窥见河清饮月氏。
和秀实别寄二篇
王洋 〔宋代〕
呼猿
胡仲弓 〔宋代〕
次韵刘泾见寄
苏辙 〔宋代〕
和张王臣郊游韵三首
廖行之 〔宋代〕
送亲戚钱尉入国
丁黼 〔宋代〕
送致远赴耒阳酒官
舒邦佐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