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注释 译文

行路难三首·其一

柳宗元 柳宗元〔唐代〕

君不见夸父逐日窥虞渊,跳踉北海超昆仑。
披霄决汉出沆漭,瞥裂左右遗星辰。
须臾力尽道渴死,狐鼠蜂蚁争噬吞。
北方竫人长九寸,开口抵掌更笑喧。
啾啾饮食滴与粒,生死亦足终天年。
睢盱大志小成遂,坐使儿女相悲怜。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你可曾得知夸父追赶太阳窥探到了日落的去处,跳过了北海,越过了昆仑山。
劈开云霄冲出苍茫,风驰电掣将星辰遗落身旁。
没过多久便筋疲力尽在半路上干渴而死,成了豺狼野鼠争相吞食的美餐。
北方有高不过九寸的矮人,鼓掌相庆,有说有笑,神采飞扬。
纵使是微不足道的几滴水,几粒米,也能维持生命,使它们活到应到的寿算。
张目仰视,慨叹大志少成功。人生路难,徒劳儿女空悲伤。

注释
行路难:乐府《杂曲歌辞》篇名,原为民间歌谣,后经文人拟作,采入乐府。《乐府解题》:“《行路难》,备言世路艰难及离别悲伤之意,多以君不见为首。”
夸父:古代神话中的英雄人物。他立志要和太阳竞走。《山海经·海外北经》:“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虞渊:即“隅谷”,神话传说中的日入之处。《淮南子·天文》:“日入于虞渊之氾,曙于蒙谷之浦。”
跳踉(liàng):腾跃跳动。超:跨越,越过。昆仑:神话中的西方大山。
披霄:劈开云霄。决汉:冲破银河。汉,银汉。沆漭(hàng mǎng):浩渺,指自然元气,即水气茫茫的样子。
瞥裂:迅疾貌。遗:留下,丢下。
须臾:片刻,一会儿。
噬(shì):咬。
竫(jìng)人:古代传说中的小人国名。《山海经·大荒东经》载:“有小人国名靖人。”按,靖同竫。《列子》:“东北极有人,名竫人,长九寸。”
抵(zhǐ)掌:拍手、鼓掌。
啾啾:虫、鸟的细碎的鸣叫声,这里指矮人吃食时所发出的细碎的声响。饮食滴与粒:意即是食量很少,只须几滴水、几粒米便可。
终天年:平安自得地度过一生。天年,自然寿命。
睢盱(suī xū):张目仰视,这儿指睁目悲愤激昂的样子。小:通“少”。成遂:成功。
坐使:致使。▲

创作背景

  本首诗是组诗中的第一首。《行路难三首》,作于柳宗元贬谪永州之后,已成定说。但究竟何年所作,众说纷纭。王国安于《柳宗元诗笺释》中认为:此词与《笼鹰词》、《跂乌词》诸作,虽用寓言之体,然词旨悲愤,显以自况,当为初贬之际所作,即系于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关于王国安的这一观点,应出自韩醇,因韩醇于《诂训柳集》卷四十三曰:“三诗皆意有所讽,上篇谓志大如夸父者,竟不免渴死,反不如北方之短人,亦足以终天年,盖自谓也。中篇谓人才众多,则国家不能爱养,逮天下多事,则狼顾而叹换可用之材,盖言同辈诸公一时贬黜之意也。下篇谓物适其时则无有不贵,及时异事迁,则贵者反贱,犹如冰雪寒凛,则侯家炽炭无不贵矣。春阳发而双燕来,则死灰弃置,无以用之。盖言前日居朝而今日贬黜之意也。当是贬永州后作。”但是,零陵师专何书置经过考订,认为《行路难》三篇诗作并非是贬永初期心态的写照,而应是元和五年(810年)后所作。理由有三,其一是诗中“睢盱大志小成遂,坐使儿女相悲怜”,所寄寓的是贬永后期的生活、思想感情;其二是“爱材养育谁复论”句,与《冉溪》诗意相同;其三是“风台露榭生光饰,死灰弃置参与商”,也是贬永后期的思想感情的观照。此外,叶树发于《柳宗元传》(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年版)中也将此诗列为元和七年(812年)左右所作。

  纵观柳宗元的心路历程,永贞元年(805年)九月,对柳宗元来说是一个多灾多难的九月,在这个九月里,他从权力的高空跌落而下,从一位改革的勇者眨眼间沦落成为朝廷贬谪流放的囚徒,从此,春风得意的仕途便成了梦中的幻影,悲惊凄惨的厄运便不时降临身边。在这个九月里,柳宗元无奈地带着家眷行囊,仓皇离开了那曾让他大展才华的京都,离开了那梦魂萦绕的朝廷,匆匆踏上坎坷的流放路。一路上,他踏着蓝田的红叶,踏着汉水的涟漪,踏着长江的风浪,踏着洞庭的波涛,辗转千里,艰难地向荆楚的南端迁移。他沿着屈原的老路,徐徐而行。在洞庭湖上,在汨罗江畔,他那苦闷难耐的心几欲碎裂,但是,他想到“以兴尧、舜、孔子之道,利安元元为务”的理想,对屈原怀石沉江的壮举只能由衷地掬一把敬慕泪——“离骚不尽灵钧恨,志士千年泪满裳”(陆游诗)。但是,此时的柳宗元并未对前途丧失自己的信心,在内心深处,充满着北归的期待与东山再起企盼。因此,他对屈原的情感是矛盾的,这种矛盾的心态在他后来的诗句中或显或隐地表现了出来:“南来不作楚臣悲,重入修门自有期。为报春风汨罗道,莫将波浪枉明时。”

  来到永州后,虽然身为司马,但是一个闲职,官府无法提供住房,于是,只好暂时借住在龙兴寺里。柳宗元作为一个纯而无杂的入世士子,“利安元元”是他终生难忘的理念与人生最大的追求,因此,寺里的钟声无法让他淡忘百姓的苦难,陶、谢的佳句,无法让他进入“悠然见南山”的乐园,他只得日复一日地在木鱼声中焦躁地等待着、盼望着北归信息,日复一日地在昏暗的油灯下四处写信求援,一晃几年过去了,而自己的等待与吁请仍不见半点效果,等来的竟然是昔日的故友,如王叔文、凌准、吕温等人,相继辞世的噩耗。于是,他开始感到前途的渺茫,感到命运的多舛,感到理想的荡灭,感到生命的荒废,感到世路的坎坷与人生的艰辛,感到官场的险恶与朝庭的昏庸,再加上身体的渐感不支与精神的疲惫憔悴让他悲苦莫辨,北归成了一种奢望,“仙驾不可望,世途非所任”;“凝情空景慕,万里苍梧阴”。于是,他便调整心态,写下了《行路难三首》这组传响千年的诗作。▲

柳宗元

柳宗元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柳宗元出身河东柳氏,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 

猜您喜欢
拼音

至滑州隔河望黎阳忆丁三寓

王维王维 〔唐代〕

隔河见桑柘,蔼蔼黎阳川。
望望行渐远,孤峰没云烟。
故人不可见,河水复悠然。
赖有政声远,时闻行路传。

老将效唐人体

陆游陆游 〔宋代〕

宝剑夜长鸣,金痍老未平。
指弓夸野战,抵掌说番情。
已矣黑山戍,怅然青史名。
和亲不用武,教子作儒生。

寿定叟弟

张栻张栻 〔宋代〕

闻说严人爱贰车,呻吟赴愬赖携扶。
从今充扩应无倦,千里疲民待子苏。

【双调】雁儿落过得胜令_新愁因甚多

高克礼高克礼 〔元代〕

  新愁因甚多?浅黛教谁画?倦将珊枕欹,款要朱扉亚。月明闲照绿窗纱,酒
冷重温白玉。五花骢系何处垂扬下,少年心亏负杀、亏负杀。不恨你个冤家,
高烧银蜡,宽铺绣榻,今夜来么?
  寻致争不致争,既言定先言定。论至诚俺至诚,你薄幸谁薄幸?岂不举头三
尺有神明,忘义多应当罪名。海神庙见有他为证,似王魁负桂英。碜可可海誓山
盟。缕带难逃命,裙刀上更自刑,活取了个年少书生。

对菊有作

赵蕃赵蕃 〔宋代〕

草木均是体,顾有幸不幸。
故侯住瓜田,四皓卧芝岭。
譬如佳山川,何地乏幽屏。
居然说终少,籍甚谈箕颍。
得非以人重,后世闻之警。
维菊本甚微,在昔曾莫省。
罗生蓬蒿间,自分托地冷。
一趋骚人国,再堕渊明境。
遂同隐居者,身晦名独耿。
何当园五亩,不凯田二顷。
秋风及春雨,采撷花与颖。
既充天随饥,亦望南阳永。
有志未能摅,对花徒引领。

乙亥元日送石公泛海之交趾说法

陈恭尹陈恭尹 〔清代〕

铜柱西过不易攀,却从海外出人寰。孤舟独坐如天上,高浪经行似雪山。

国有中边同是岸,道存彼此孰能关。东风好借扶摇力,手散千花与八蛮。

万年春·云海蓬莱

姬翼姬翼 〔元代〕

云海蓬莱,瑶林琼树真仙种。彩鸾金凤。来往相迎送。说与人间,不信成无用。尘情重。牛毛冗冗。争作槐根梦。

上陌梯寺怀旧僧二首

司空图司空图 〔唐代〕

云根禅客居,皆说旧无庐。
松日明金像,苔龛响木鱼。
依栖应不阻,名利本来疏。
纵有人相问,林间懒拆书。
高鸦隔谷见,路转寺西门。
塔影荫泉脉,山苗侵烧痕。
钟疏含杳霭,閤迥亘黄昏。
更待他僧到,长如前信存。

别吴翁范翁棐翁晋兄弟三首 其三

欧大任欧大任 〔明代〕

丹山鸑鷟越公儿,孔李通家赠我诗。别后天涯定相忆,傥能江左寄璚枝。

赠白云

顾逢顾逢 〔宋代〕

蒲团穿几个,性地忽然开。
禅向静中透,诗从悟处来。
三椽青嶂里,一榻白云堆。
自说为僧后,浮生百念灰。
© 2023 好牛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