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宗周〔明代〕
清时起威凤,乃在丹穴藏。羽毛纷五采,德辉周四荒。
负此仪世姿,竦身犹彷徨。天路不足儗,乃志在明王。
止必择梧阴,鸣必于朝阳。遂为虞周瑞,跻世以平康。
刘宗周
刘宗周(1578—1645),字起东,别号念台,汉族,明朝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因讲学于山阴蕺山,学者称蕺山先生。他是明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也是宋明理学(心学)的殿军。他著作甚多,内容复杂而晦涩。他开创的蕺山学派,在中国思想史特别是儒学史上影响巨大。清初大儒黄宗羲、陈确、张履祥等都是这一学派的传人。刘宗周的思想学说还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当代新儒家学者牟宗三甚至认为,刘宗周绝食而死后,中华民族的命脉和中华文化的命脉都发生了危机,这一危机延续至今。
陶山十咏和邓牧心·舜田
林景熙 〔宋代〕
颂证道歌·证道歌
释印肃 〔宋代〕
除夕
乾隆 〔清代〕
和子华兄闻布谷声而莺声寂然
韩维 〔宋代〕
颂古一百首
释智愚 〔宋代〕
八声甘州·被西风吹不断新愁
魏了翁 〔宋代〕
新愁
晁说之 〔宋代〕
残句:床头只有黄州印
王禹偁 〔宋代〕
捣练子·说金翁
侯善渊 〔元代〕
春前十日作
范成大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