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明代〕
浮云肃四野,流飙殷悲音。边地一何苦,慷慨难为心。
饮马长城下,水寒窟且深。白骨撑路出,杀气驾重阴。
将建大举功,干戈日相寻。骋哉书檄驰,纵横正如林。
身在记室中,慊慊匪自今。男儿念钟鼎,谁能常滞淫。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示周子充写华严经
释宗杲 〔宋代〕
咏史赠王侍御
赵孟坚 〔宋代〕
采桑子·相逢未几还相别
李之仪 〔宋代〕
还雷峰寄王说作
释函是 〔明代〕
归卧雷峰下,闻君去古冈。同时见秋雁,一棹入寒塘。
篱菊何年醉,溪云看独长。人生几回别,老大畏行藏。
苏幕遮
王哲 〔金朝〕
道无言,禅没说。两道白光,唯许红霞设。真玉山头常摆拽。
泼滟滟兮,返照灵峰雪。
愈玲珑,元皎洁。射透晴空,莹莹神光别。到此玄玄玄妙彻。
一朵金花,里面金丹结。
送冯尊师
王禹偁 〔宋代〕
和颜长官百咏·边庭
朱继芳 〔宋代〕
郢中三咏为曾中丞赋 其三 锦标轩
欧大任 〔明代〕
城上霞成锦,开轩向郢都。一毛标凤穴,千里识龙驹。
寒并金茎直,光侵玉树孤。韦贤推相业,曾是汉名儒。
次韵江晦叔兼呈器之
苏轼 〔宋代〕
双桃寄鞏经略三首
姜特立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