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明代〕
自我出从军,涉旬东南行。文学托后乘,顾瞻亦已深。
中流万艘集,陶陶层波生。凄风旗帜繁,秋日戈甲精。
沈阴结战气,唯闻金鼓声。壮士何飞扬,各愿一先鸣。
志已驰九关,岂但怀不庭。虽君在只尺,搔首未遑宁。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借虚谷太博狂吟十诗韵书怀并呈太博
杨公远 〔宋代〕
临泉寺
徐瑞 〔宋代〕
西蜀泉上人久留中都三首
曾丰 〔宋代〕
滕王阁三首
吴芾 〔宋代〕
新愁
王柏 〔宋代〕
偈颂十七首 其八
释智愚 〔宋代〕
有意待不来,无心忽会面。顶发垂丝,眼光如电。说尽湖海风波,论量柴米贵贱。
更有一处少人知,也是重安眼上眉。
张因叔尉曹借示赣陈丞择之文编以长句还之
赵蕃 〔宋代〕
屠龙之技
庄子 〔先秦〕
偶成
黄大受 〔宋代〕
北禅
李处权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