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顺鼎〔清代〕
杜牧伤春,白傅悲秋,销魂黯然。正吴桥廿四,玉箫明月,蜀弦五十,锦瑟华年。
金屋藏花,银瓶记豆,私语友人偎凤肩。凝情处,向红楼剪烛,翠港移船。
歌云不堕尊边。漫一碧迢迢锁恨天。甚愁评雁诉,筝心太热,梦和鸾杳,钿约先寒。
昙首三生,华鬘半劫,话到飘零都可怜。璇宫冷,怕霓裳舞破,空记游仙。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怀友人陈烈
陈襄 〔宋代〕
自玉泉至青溪三十里无人烟云是四川赴汴都大
曾黯 〔宋代〕
偈二十首
释鼎需 〔宋代〕
菩萨蛮 七夕作
谢应芳 〔元代〕
王丞分惠碧桃树再赋奉谢
戴表元 〔宋代〕
苏幕遮 自戒
马钰 〔金朝〕
疾病
晁说之 〔宋代〕
闻秀实归自临安有新作戏以小诗寄之四首
王洋 〔宋代〕
净妙室为竹院可都正说
释绍昙 〔宋代〕
恣逍遥
王哲 〔金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