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征妇怨

张籍 张籍〔唐代〕

九月匈奴杀边将,汉军全没辽水上。
万里无人收白骨,家家城下招魂葬。
妇人依倚子与夫,同居贫贱心亦舒。
夫死战场子在腹,妾身虽存如昼烛。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秋风萧瑟的凄寒九月,匈奴兵再次侵扰边塞,屠杀边地将领。汉军伤亡惨重,全部丧生在辽水边境。由于万里之外白骨无人收,所以家家只能都在城下招魂安葬他们。征妇曾经设想与丈夫、儿子共同生活,即使贫贱却舒心。如今丈夫死在战场上,今后谁才是她的依靠?肚子里的遗孤生下来怎样哺育?虽然还活着但就像白天的蜡烛那样暗淡无光,生活毫无希望。

注释
殁(mò):覆没、被消灭。
招魂葬:民间为死于他乡的亲人举行的招魂仪式。用死者生前的衣冠代替死者入葬。
依倚:依赖、依靠。
同居:与丈夫、儿子共同生活在一起。
昼烛:白天的蜡烛,意为暗淡无光,没用处。▲

赏析

  《征妇怨》是唐代诗人张籍创作的一首古诗。全诗以汉喻唐,描写战争的残酷及其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用词简练,情思婉转。

  “九月匈奴杀边将,汉军全没辽水上。”辽水,即今东北辽河,于辽宁营口东南入海。诗歌开门见山,点明征妇怨毒所由。诗中“全没”二字,力过千钧,从战况惨烈,伤亡惨重中突出事件的典型性,从而生发出征妇哀苦情感。“万里无人收白骨,家家城下招魂葬。”招魂葬,旧时风俗,由于无法收尸入殓,生怕亲人灵魂不知所归,于是高声呼唤亲人姓名,招引魂兮归来,并以死者衣冠葬入棺木。诗题是《征妇怨》,诗人却视野开阔,勾勒出一幅场面浩大的“城下群哭图”,由面及点,迂回入题。“白骨”二字,读来触目惊心。骨骼支离,抛荒野,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读此句可联及王粲“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七哀诗》),杜甫“古来白骨无人收”(《兵车行》),一并玩索。“家家”二字,看似寻常,却是暗承“全没”,以哀哭号呼的普遍性,强化了悲剧气氛,为下文征妇之哀作好陪衬。

  然后转入正题,引出主人公“征妇”。“妇人依倚子与夫,同居贫贱心亦舒。”本应承上,直抒哀痛,诗人却横挽逆插,宕开一步,设想与丈夫、儿子共同生活的舒心光景。有此铺垫,波澜顿生。平凡生活,竟成奢望。面对现实,向往破灭,于是逼出下文“夫死战场子在腹,妾身虽存如昼烛。”夫死何以依靠?子生何以哺育?欲死则遗腹有子,求生则衣食无着。在家家痛哭之中,诗人择取这一特定家庭,主人公生既不愿,死亦不得的悲惨境遇,在众多不幸家庭中酷烈尤甚,体现出事件的典型性。如是“夫死战场子在腹”,则悲剧气氛,相差何止千里。结语以“昼烛”自喻,不仅以白昼烛光之多余见出痛不欲生情感,更以烛光之暗淡无光、摇曳不定展现出主人公的惨淡心境,动荡生计。设喻新颖贴切,内涵丰富。清人刘熙载《艺概》曰:“白香山乐府与张文昌王仲初同为自出新意,其不同者在此平旷而彼峭窄耳。”“峭窄”二字,正见此诗特点。所谓“峭”,即情感激烈,指斥分明,不作温柔敦厚之状,但尽锋芒毕露之致。诗歌以小见大,以征妇的哀哭无告,严厉抨击了唐室不恤民情,战争频仍。反战情绪之奔流腾踊、仁政思想之深厚诚挚,洋溢于篇章之中。所谓“窄”,即篇章精短,不加发挥。将丰富的内容凝聚压缩于短小的篇幅之中。为此,事件必须典型突出、结构不得枝蔓衍生,造语务求精警凝炼。这一切都在此诗中得到充分体现。

  此诗虽是小诗,但谋篇布局转折多变。由群哭场面转至独哀镜头,以大衬小。又以向往转至现实,以乐衬哀。大小相形、哀乐相辅、正衬反衬、盘旋作势。结构之针线绵密、起伏曲折,对哀情的表达起了烘托渲染作用。▲

简析

  在古典诗词中,良人从军、征妇哀怨是一大习见题材。张籍《征妇怨》却翻出新意,以其摧心呕血、深至沉痛而卓然不群,享誉后世。此诗虽是小诗,但谋篇布局转折多变。由群哭场面转至独哀镜头,以大衬小。又以向往转至现实,以乐衬哀。大小相形、哀乐相辅、正衬反衬、盘旋作势。结构之针线绵密、起伏曲折,对哀情的表达起了烘托渲染作用。

张籍

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猜您喜欢

嘲解十首

王迈王迈 〔宋代〕

霸者成功如彼卑,孔门童子耻称之。
尽伦大舜斯为至,有过周人公说宜。
古者责难诚意切,今人逢恶大经隳。
若教新语宜垂世,可废八章棠棣诗。

如梦令·雨洗海棠如雪

方岳方岳 〔宋代〕

雨洗海棠如雪。又是清明时节。燕子几时来,只了为花愁绝。愁绝。愁绝。枉与春风分说。

千顷廨院小憩老僧旧爇左臂干缘宝叔塔一绝悯

钱时钱时 〔宋代〕

见说当年老比丘,茶毗一臂作重修。
山头宝叔成新塔,泉下应贻父母忧。

汉口别舍弟

曹鼎望曹鼎望 〔清代〕

汝从燕马去,我向楚州来。归梦随江水,离愁入酒杯。

暂分鸿雁序,先到凤凰台。有约迟冬杪,斋头看腊梅。

万历五年春有献五色鹦鹉者诏入之恭赋二首

沈明臣沈明臣 〔明代〕

日御文华说五经,鸟言虽巧未曾听。
长廊上苑东风里,寂寂无声对画屏。

董令升舍人朋溪图赵祖文笔也

曾几曾几 〔宋代〕

谷风不须歌,朋友道缺绝。
请歌伐木诗,歌罢听吾说。
汉朝儒宗系,今代侍臣杰。
甘泉久论思,阳羡小休歇。
郊园谷幽幽,乔木覆清樾。
百禽鸣其间,相唤极可悦。
坐令公感慨,朋好苦难结。
不如侣荆溪,迥与世情别。
淡乎若无味,了不见凉热。
是以乐从之,诸峰况罗列。
赵侯有能事,短纸藏曲折。
更作陶渊明,飘摇弄明月。

次崇禧真人徐景周韵送茅山镇长冯秦卿

李孝光李孝光 〔元代〕

与君游久最知我,借问谁能似我閒。即买扁舟过淮去,舒州城上望钟山。

第一山

颜师鲁颜师鲁 〔宋代〕

闻说淮南第一山,老来方此凭栏干。
孤城不隔长安望,落日空悲汴水寒。

读王通中说

释智圆释智圆 〔宋代〕

孟轲荀况与杨雄,代异言殊道一同。
夫子文章天未丧,又于隋世产王通。

与宝觉宿精舍

王安石王安石 〔宋代〕

扰扰复翩翩,秋床烛屡昏。
真为说万物,岂止挟三言。
问义曹溪室,捐书阙里门。
若知同二妄,目击道逾存。
© 2023 好牛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